186、长春今昔23(1/2)


  周静莹闻言,心有所感道:“这不就正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吗?
  老寅客等人想要利用张即飞推动长春会的武学交流向黑市拳发展,说到底,不还是为了名利。”
  说到这里,周静莹心中一动道:“师伯,当年曾说过,在合适的时机会再给我们讲'弥罗课’,今日是否就是'时机’,那个“谁是第一’的谜题可否解答了?”
  元士逍闻言大感好奇,忙问缘由。
  “当年西都市的吉祥街一战,师伯大展神威,从救出了我和几位朋友。
  当时虽然被抓其中,但最大的危险不在黑帮,而在我心如死灰,幸亏得到师伯指点,我才洗心涤虑,重新振作。
  后来与师伯聊天时,我认为师伯之指点,理圆而法通,堪称'混元道果’,于是就起了个名字叫'弥罗课’。
  师伯曾说古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是颠倒了真相,应该是'文无第二,武无第一’,我问缘由,师伯却说时机未到。”周静莹面露微笑地回忆道,显然那段危险的时期,在她而言却是一段美好的经历。
  “文无第二,武无第一……”元士逍细品这句话,似乎心有所悟,但又觉与答案隔了一层薄纱,未能看清,于是就连他自己,也急切想要知晓缘由了,于是问阿坊是否时机已到。
  阿坊摇摇头道:“时机依旧尚未到来。”见两人面露失望,阿坊又道:“不过大概的思路我不妨说说,你们也帮忙参酌参酌。”
  说到这里,阿坊话锋一转道:“本次弥罗课,从武入手。
  元兄,这第一步,不妨就从咱俩的第三场比试开始吧。”
  元士逍豪气顿生道:“好!酒已两分,正是时机。”
  说罢起身,走向不远处的草坪。
  阿坊也缓缓走去,当元士逍回身望来时,阿坊站立不动,双足不丁不八,深深吸了一口气,双手鼓掌几下,声音似闷似响,似乎穿透人心。
  元士逍一时不解其意,但却见周静莹站起身来,全神贯注地看着阿坊,仿佛是要发生什么事情一般。
  元士逍心中一凛,顿时知晓对方这一看似奇怪的动作,必然是非同小可的武功。
  果然,几声过后,阿坊双掌与面色如潮水袭来般泛起红色,杀气涌动,似乎化身魔煞。
  周静莹心知这是阿坊遇到非同寻常的高手时方才会使用的密宗护法神功“拙火拳宗”。
  即便当年阿坊与陈近北救自己出吉祥街,面对二十余位拳师,阿坊也洒然笑对,未出此功,只有在最后情势急迫之际,这门功夫才如惊鸿一警,于阿坊对敌时稍露峥嵘。
  周静堂见阿坊不拖泥带水,出手就是这门功夫,必是对元士逍之实战极为看重,当年对敌仅只一招便取胜,今日两大高手较艺,实在是能好好见识一下这门功夫的精妙之处。
  然而周静莹之所思并非阿坊上手便用此功之缘由,即便不用此功夫,阿坊也有胜算,只是招式劲力,并无需验证之处,拙火定之功夫融入学法劲力,却尚未纯熟,与元士逍这样的大高手比试,正是磨砺功力的绝佳时机。

和阿坊和他的朋友们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