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大明是朕的!(1/4)


  廷杖是大明天子处罚大臣的特殊刑罚,明律中没有涉及廷杖的规定,然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始,就时常在殿廷和午门等处,着太监监刑,锦衣卫行刑,对那些触怒天威的大臣施以笞杖。
  轻者血肉模糊,重者立葬杖下。
  ‘移宫风波造成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坐于龙撵的朱由校,没理会乾清门传来的声响,目光望向乾清宫,‘方从哲这位内阁首辅,在大行皇帝朱常洛驾崩前后,种种优柔寡断的表现,算是让自己身陷被动境遇,以致东林党频频掌握优势。
  面对日益复杂的朝局变幻,让外朝的齐楚浙党等派,以及无党派大臣,面对势起的东林党,采取的多是观望态度。
  政治无对错,纵使方从哲这位内阁首辅,的确该下台,但绝不能这么快!
  时下想要动东林党的人,没有主观优势何其难。
  既然是这种局面,那就先立威,廷杖起,骂名必出,朕就是要拿外朝的郑党余孽,先震慑下其他派系!’
  朱由校比谁都清楚,廷杖代表的特殊含义。
  大明历朝天子御极,在文官群体之中,就时常会有上疏戳天子肺管子,求着廷杖,不打还不行,殊不知在午门打顿板子,只要不死,名望蹭蹭往上涨,就算死了,清名也必流传史料。
  论及养望的手段,谁能玩得过文官群体?
  时值泰昌、天启两朝交替之际,外朝除了东林党、齐楚浙党等派以外,还有过往依附郑贵妃的党羽!
  不止是外朝,纵使是当下的内廷,也有不少依附郑贵妃的太监宦官。
  李选侍被‘请’出乾清宫,迁于哕鸾宫才几日,就发生走水这种特情,要说背后没有阴谋,朱由校绝不相信!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闹得多凶,深得万历帝宠爱的郑贵妃,想让自己的儿子册封为东宫太子,为此闹出多少风波,即便福王朱常洵最终还是就藩,郑贵妃心底就真绝了那想法?
  不见得吧!
  一桩致新君朱常洛驾崩的红丸案,扑朔迷离的地方太多,牵扯到内廷和外朝,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这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
  现阶段的大明权力中枢,可谓是乱成一团麻,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解开这团乱麻,不影响到大明地方秩序,尤其不能影响到辽地稳定,是朱由校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一旦党争乱象,影响到辽地稳定,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皇爷,老奴斗胆进谏。”
  龙撵刚停至乾清宫外,随驾的司礼太监王安,低首朝朱由校作揖,“皇爷追思大行皇帝实乃至孝,可时下所处朝局不稳,皇爷罢朝……”
  “你来。”
  王安话还没有说完,朱由校伸手示意。
  嗯?
  王安心生疑虑,皇爷这是听进去劝了?
  经历过万历朝那段惊心动魄的特殊时期,王安比谁都要清楚,天子罢朝这对外朝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只怕今日早朝结束,势必会有大批规谏奏疏,经通政司呈递到御前。
  想着这些的王安,手持拂尘,低首走近龙撵前。

和大明:史上最狠暴君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