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四青年节(1/2)


  我有一个朋友,她叫胡桃。
  她得知了我开始写小说后,特别期待的看了我的文章,她说:
  我的开篇,毫无章法。
  我的描述,一塌糊涂。
  我的故事,无法共情。
  她的主观,只代表个人观点。
  我很高兴,有这一个说话很直接的朋友,也黯然神伤,我确实需要恶补一下写作技巧和故事线条,我开始学习大纲也开始学习写作技巧。
  我参考了各种文献和度娘,大概意思就是要成为一个优秀作家或者说要想写好一部大家爱看的小说,要具备重要的三点,首先要塑造人物形象或者反映人物生活的主要手段,然后以生活原型为主,塑造给读者们一个典型人物产生共情,最后要写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好体现人物性格构成富有表现力情节,大概就是这样。
  于是我开始构思,一个中二少年如何描述全班喜爱或嘲讽,老师爱戴或冷漠·····
  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节日,因为在历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后中国各地在这一天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谁去台上表演?一声提问句回荡在教室,同时有几双眼睛不停地向我望向而来,而我眼神也左右闪躲。
  讲台下安安静静,我似乎能听见哪位同学的脚掌肆意的摩擦着地板发生沙沙的声音,我还听见了有人不停的按下圆珠笔的按钮,顺着按钮的一上一下,我干脆举起了我打算死死按住的右手。
  毕竟这是全校性的比赛,每个班除了合唱都要表演节目,而当我举手时,不经意间看见了很多同学欣慰的笑容,我好似他们的王牌,却又是自己尊严的“刽子手”。
  但仔细想了一下,不就是哗众取宠吗?逗逗他们就好了,也是我的拿手戏。
  但为了万无一失,黄老师还是给我派了两个助手,一是助我一臂之力,二是好监督我是否要表演什么不堪的节目,不要让班级丢了面子,于是我把黄老师派来监督我的人用一周的零花钱成功把他转化成了我的徒弟,至于我们要表演的节目思来想去后决定表演双簧。
  双簧顾名思义就是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
  但那时候我根本不懂双簧演出的技巧和方法,只觉得好笑,于是在临近五四青年节快到的时候,每周放学都会急匆匆地跑回家立马跑到饭厅翻出那一抽屉的小品光碟,快进到有双簧的桥段,然后背做着VCD,搬根椅子,有模有样的做着动作,仿佛是我一个人的舞台。
  很多人都有第一次,第一次抽烟,第一次喝酒,第一次逃学,而我也面临着第一次,那就是上台演出。
  那天,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那天我又觉得时间如此漫长,我不知道那时的我哪里来的勇气,也不知道有一个词叫默契。
  我们表演的一塌糊涂,可是全校师生也笑了,我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那晚,坐落在乡间街道的万林中学,没有一盏聚光灯的舞台,一个满脸白灰滑稽妆容的男孩坐在椅子上说着并不搞笑的段子,台下的人有的在笑,有的在吃零食,有的在喊:滚下来。还有一只鞋子飞上了舞台。

和关于我年少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