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州、郡名对照 转载(1/3)


  中国古代的中级行政区,经过了由郡到州,再由州到府的演变过程。郡名一般为双字,而州名多用单字。明朝以府代州,其实是恢复了双名的建制。当然明的府管辖范围要比唐宋的州大一些,通常一个布政司领有十个左右的府,当时全国置有两京十三省,大约算来府级政区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个,而李唐的州最多时达到了300多个(也许你会说唐的疆域比明的大,可事实是两者的控制区域各有出入,面积大小差不多,而且唐在边疆设置都护府、都督府实行军管,州县建制仅限于内地。这和明朝设立都司、宣慰司的情况是一致的)。
  京兆郡——雍州(京兆府)、耀州
  冯翊郡——同州、华州
  延安郡——延州、丹州
  上郡——鄜州、坊州
  雕阴郡——绥州、银州
  北地郡——宁州、邠州
  弘化郡——庆州、环州
  朔方郡——夏州
  盐川郡——盐州、宥州
  五原郡——丰州
  榆林郡——胜州(麟州)、府州
  灵武郡——灵州
  平凉郡——原州(西安州)
  安定郡——泾州
  扶风郡——岐州(凤翔府)、陇州
  天水郡(汉阳郡)——秦州
  陇西郡——渭州(巩州)
  会宁郡——会州
  太原郡——并州(太原府)、仪州(辽州)
  上党郡——潞州(隆德府)、沁州
  长平郡——泽州
  河内郡——怀州
  绛郡——绛州
  河东郡——蒲州(河东府)、解州
  文成郡——慈州
  龙泉郡——隰州
  离石郡(西河郡)——石州
  临汾郡——晋州
  西河郡——汾州
  楼烦郡——岚州、忻州、宪州
  雁门郡(代郡)——代州、蔚州
  马邑郡(雁门郡)——朔州、云州
  定襄郡(云中郡)——单于都护府
  柳城郡(辽西郡)、燕郡、辽东郡(玄莬郡)——营州
  涿郡(上谷郡、广阳郡)——幽州、妫州、雄州、霸州
  渔阳郡——蓟州
  北平郡(右北平郡)——平州
  上谷郡——易州
  博陵郡——定州、祁州
  恒山郡(常山郡)——恒州(真定府)
  赵郡——赵州
  信都郡——冀州、深州
  河间郡——瀛州、莫州、保州
  渤海郡——沧州、棣州、清州、滨州
  平原郡——德州
  清河郡——贝州(恩州)、博州
  武阳郡——魏州(大名府)
  襄国郡(巨鹿郡)——邢州
  武安郡——洺州、磁州
  魏郡——相州
  汲郡——卫州
  上洛郡——商州
  弘农郡——虢州、陕州
  河南郡——洛州(河南府)、孟州
  淅阳郡——均州
  南阳郡——邓州

和大隋主沉浮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