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如何实现鹤蚌相争,渔翁得利(1/3)


  刘向东坐正身体,摆出了认真倾听的态度。
  殷桂芬的头向刘向东摆了一下说:“小刘,你打开我的包,里面有一份会议记录,你先看一下,你看完我再和你细说。”
  刘向东用感激的眼光看了一眼殷桂芬,然后拿起殷桂芬放在他们中间的包,拉开拉链,露出一个透明的塑料文件袋,文件袋里面是一份白纸黑字的文件。
  刘向东拿出文件袋,放在腿上,抽出里面的文件,开始仔细阅读。
  刘向东知道这份文件的重要性,不是因为这份看上去简单的文件是他目前这个级别看不到的,而是因为刘向东看出了这份会议记录的背后就是殷桂芬刚才说的那句话:“体制内,一些人的倒霉,是另一些人的机会。”
  刘向东读完后,他的心在“砰砰”乱跳。
  他小心翼翼地把文件合上,对殷桂芬说:“殷处长,我读完了。”
  刘向东没有敢主动问是不是他有机会,他只是告诉殷桂芬,他已经读完了这份会议记录。
  殷桂芬仍然是手扶方向盘,眼睛看着前方,嘴里说:“小刘,想不想竞争一下这个科长的职位?”
  刘向东的心本来就在“砰砰”乱跳,殷桂芬的这句话直接让他心跳更加快了,脸也瞬间就红了。
  这不是每一个刚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吗?
  他当然想了。
  刘向东吞吞吐吐地问殷桂芬:“殷处长,想肯定是想了,但我这样没有一点背景的新人有机会吗?”
  殷桂芬轻轻地回答:“有背景当然好,但有时候啊,有背景也是负累,要知道一个好的职位,肯定不止一个有背景的人主动去竞争,有背景的竞争者多了后,可能恰恰是给没有背景的人提供了机会。”
  体制内的新人刘向东听到自己的处长这样说,他听出了好消息,但他想不出是什么道理。
  刘向东忍不住问殷桂芬:“殷处长,原谅我鲁钝,没有背景的人怎么能在有背景的竞争者中得到机会?”
  殷桂芬仍然是轻轻笑了一声,说:“小刘,鹬蚌相争的时候,渔翁是不是只要静静地等候就可以一举两得?”
  受过高等教育的刘向东听到殷桂芬问自己这个耳熟能详的典故,他急忙点头,快速回答:“是的,殷处长。”
  殷桂芬瞥了刘向东一眼,然后开始认真给体制内职场新人刘向东详细讲解。
  殷桂芬说:“小刘,这个空出来的科长职位,至少会有10个以内的人出来运作,但经过领导层层层审批,最后摆在有决定权的领导那里的一般是只剩下两个最有竞争力的人。
  根据的我的经验,大多数情况下,这俩个都有背景的人,
  最后的胜利者一般是背景和可以给领导更多好处的那一个。
  但如果我来想办法,让摆在最后决定者目前的是三个人的名单,两个是背景势均力敌,一个是毫无背景。
  你想想看,现在领导们应该怎么选?而且两个有背景的竞争者希望谁当选?”
  刘向东看着殷桂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殷桂芬仍然看着前面的路继续讲述:“此时做决定的领导往往是不会选择有背景的一个,因为他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得罪了另一个有背景的下属,你不要以为他是你下属,既然说有背景,就是他能给领导好处,同时也有可能可以为难领导。这时领导往往是两害相争取其轻,干脆两个有背景的人都不选择,这也就意味着都不得罪。而是会选择那个毫无背景的人。”

和缘:本如此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