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重生了(1/4)


  打定主意,苏杭转身,短暂酝酿后挑选了王羲之的行书,开始落笔书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曾经没能默写出来,挨了罚,这一次却不同。
  不知为何异常清晰的记忆,配合从小打下基础这些年又沉下心来练就的书法,落笔后的苏杭只觉得毫无滞碍,行云流水。
  当苏杭开始书写,原本绷着脸的孟文康很快舒缓了表情,还不知不觉放下了背起的双手,探过身子仔细打量。
  神色逐渐转为惊讶。
  孟文康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日常很是为自己一手漂亮的板书而自傲,因此,眼看某个少年流畅书写的一连串行书字体,他很快认出,这是……王羲之!
  少年人临摹王右军,这并不罕见。
  然而,因为对书法了解较深,孟文康能感觉出,自己这学生的字体,丝毫没有他这个年龄段少年研习大家书法时的生涩刻板,即使用粉笔写就,依然挥洒自如,横竖转折间,甚至已经有了几分独属于自身的气韵。
  书法之最难者,在‘气韵’也!
  太多人,练字练了一辈子,都不过是在前代书法大家的框架里腾挪,到了也琢磨不出一点自己的东西。
  眼前这少年,才十六岁啊!
  怎么可能?
  孟文康疑惑的同时,教室内,少男少女们的目光也都落在了苏杭身上,且不说对比另外两个直接卡在那里的呆瓜,还在于……苏同学的字,好漂亮啊!
  虽然是外行看热闹,但,达到一定境界的书法,那种美感,和这世间所有美好的物事一样,都能让人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本能的愉悦。
  因此,短短七十余字的一段《劝学》,当苏杭快速写完,不知是谁,忽然发出一声小小的叹息。
  怎么就完了呢?
  继续啊!
  正遗憾间,苏杭紧随的动作,让刚刚有些失落的众人再次提起了精神。
  没完。
  结束自己的一段,苏杭同样感觉意犹未尽,或许是这种‘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特别意境让他超常发挥,自己都觉得,等睡醒后再来,应该不会再有当下的感觉了。
  就像王羲之,事后重写过几次《兰亭序》,都没能超越自己的最初。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
  看了眼身旁捏着粉笔呆站一旁的贺鑫磊,苏杭走过去,轻轻挤开同桌,随意用手把某人留下的几点鬼画符擦掉,稍作酝酿,换了另一种楷书,再次落笔。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一段近百字,有些长,又是楷书,苏杭写得慢了许多,却丝毫没有卡顿,依旧流畅如水,乃至沉浸其中,很享受这种感觉,甚至有些物我两忘。

和回档之1995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