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出水芙蓉翠霞(1/3)


  大山、兰花、福林在鹭河休息了一阵子,他们发现鹭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圩镇到各村的路都铺了沥青,马路两旁建了鳞次栉比的红砖水泥房子,沿街的房子粉刷一新。街上的大超市一个接连一个,鹭河酒店、客家饭店一家接着一家,还有的村里搞起了农家乐,从县市开来的旅游大巴车源源不断。大山闲不住了,说也想在鹭河整点名堂。
  大山说:“鹭河的水酒有名,我到圩镇开个店,卖水酒、黄元米果、鱼条、酒席面。”
  兰花第一个不同意,她说:“我们当了一辈子农民,哪有做生意的头脑,要是开店了,你天天要掉进酒缸里分不清南北。”
  大山说:“难道就在家里种水稻,坐吃等死?”
  福林也想着赚钱的事,不过他还是想去县城看看。他找来大山说:“城南、城北发展潜力大,十年之内肯定有干不完的活,何不去县里看看,继续到工地干,干好了养家糊口肯定没有问题。”大山同意,兰花也没有反对。
  他们三人来到县城,很快在工地找到了活干。他们白天干活,晚上就在县城走走逛逛。特别是大山和福林,他们俩似乎对县城的工地有着非同一般的敏锐感,他们从城南走到城北,又从城北走到城南,就像考察市场一般,看了还坐下来讨论。发现天空中处处是忙碌的塔吊,县城处处都在搞房地产开发,大大小小的楼盘有近百个。他们还发现,工地上师傅多,帮忙做事的小工少。有一天晚上,大山和福林喝酒的时候就聊到这个话题,他们说与其一辈子帮人家打工,不如放手一搏,到鹭河招人,建立一个施工队,专门向工地输出小工。福林觉得这是个好办法,说不定这件事情干好了,就可以不要再打工了。他们的想法虽好,但还是遭到了兰花的反对,兰花说:“人家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三个没有文化的乡巴佬,恐怕连一个臭皮匠也顶不上。”
  大山说:“不要看轻了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肯登攀’,我们鹭河人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兰花说:“你们俩走到一起喝酒没人喝得赢你们,但是要搞承包就不一定了。”
  大山和福林都反对兰花,这也正是客家女人的弱点,她们没有话语权,大男子主义仍然占了上风,男人要干的事情,女人再怎么拦也拦不住。大山和福林说干就干,连夜跑回鹭河招人,结果这个季节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他们走村窜户只招了几个人,但大山和福林仍然觉得有干头。他们找来工头说,能否把搅拌泥沙、送材料上楼等的活全包给他们做,工资不按天算,一起包干算钱。工头盘算了下说:“行,只要你们保证安全和质量就行。”
  谈好了之后,大山和福林很快就把手头按日结算的活给承包了下来,又转手包给找来的人干,想从中间赚些差价。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这样一来,他们要按天计算工钱,按月发放工资,但是他们的钱要等干完了工程才可以结账,中间存在一个资金周转时间差。恰是这样的时间差,让没有积蓄的大山和福林措手不及,每次到了月底发工资,他们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七上八下,他们前几个月还能勉强应付,可是时间一长,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好分头想办法。大山想到了他的大儿子满堂,和福林喝了两碗酒后,他拿起了电话打给了满堂,还没有等大山说完,满堂便知道大山来电话的用意。

和鹭河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