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村(1/1)


  
  六十多岁的经常在早晨六七点钟遛狗,狗是一条健硕的黑狗。黑狗名叫“黑仔”,浑身没一点杂毛,缎子一样的长毛乌黑汤亮,四个爪子像小孩子冬天的棉蹲子,肥厚结实,踩地上噗塌一个大印子。尾巴粗粗的,摇得欢实。它瘦腰炸膀,两眼有神,闪闪发亮,透着机灵和敏锐,人们老远看着瘆得慌,小孩吓地都躲着走。
  黑仔从小是吃新鲜大虾长大的,所以早晨每次出来都带着一袋子海鲜大虾,大虾个头大也新鲜。有时扔到脚下,有时扔到路边,有时扔草丛里。黑狗上窜下跳着跟着转。它嗅觉神奇,有时不等大虾落地,第一时间就能蹦着高把活着的大虾一口叼进嘴里。从来没有买过鲜大虾,却总有人及时送来新鲜大虾,也从不耽误遛狗。
  黑仔又壮又听话,看家本事的确实有一套,平时卧在门口就能听到来人的生疏,从叫声能分出远近,那三六九等的叫声,进退逢迎步伐更是有模有样。
  安置了好几个大喇叭,“哇哇”的喇叭声音能罩住整个乡里乡亲的茶前饭后。大多时候早上遛弯回来,总要喊一通大喇叭,比如收保险了,收合作医疗钱,收水费,收浇地费,有时也发点小东西骗老年人体检,给医院拉病源收回扣;有时也喊给他家帮工,他家帮工只管饭,从不出工钱,但是去的人却很多,有的还带着酒水,鸡鱼。一般录一次音喊几天,(有一次还录了他老婆的哭骂声),偶尔也有歌声,一般是在喊话开头和结尾。
  有时在办公室,大部分是迎接上级检查,或配合检查演过场戏。检查工作大多时候上午按点按标准吃饭,现喝酒违反政策,由于他一喝酒就脸红,所以下午一般三四点前不露面。也都怨现在人都会拍视频发视频,一不留神就露脸加上又比较低调,不喜欢露脸,所以他喝了酒更不能露脸了。
  喝酒就是办公,酒后不办公,是一直以来的信条。酒后办公也仅限于在自己大院子里的亭子间喂鱼,一大袋子新蒸的白面馒头,是饭店送来不久的新鲜馒头,雪白雪白地。把整个馒头投到鱼池里,间或也投整个羊腿大块牛肉。鱼是五颜六色的,听到水声挣着啃咬,像极了竞选的场面。有的品种很高贵,像他家的黑仔。
  周末家常有酒局,虽然在乡里有好几处大院子(是以前小学和谷场),却不能满足孩子们住城市的日益增长的时尚需求,他就把孩子们随便安置到他在城里那好几套住不了的房子里了。有时是周末聚餐,有时是朋友聚会,聚会大多是讨论几处城里楼房的买卖存留,都是关乎房产的大买卖。从不干活也不差钱。
  走南闯北,吃遍天下美食,自然有一手做菜的好手艺,各地特色菜都做的像模像样,做不好的大多倒进池塘里了。来的人有送的有拿的,有哭的有笑的很是热闹。
  身体好,是个出名的能人,家里有一房老婆,老婆娘家人有权有势,几个舅子哥都有本事,前年岳母去世,几个舅子哥单独叫的银行收银员收到丧礼,每个人收的丧金有好几箱子。
  和舅子哥不常来常往,除了有事求他们以外,很少去县城岳父家。有娘家人的撑腰也怕老婆。如若舅子哥们来家,就躲起来,跑到城里和市里过夜。有时几天有时半月。忙,不是开会就是学习,乡里乡亲都理解,哪个领导不忙呢!
  大家都知道城里市里有产业,产业和他婆娘一样多。这些产业自然需要有能干的女人们搭理,自然也就明里暗里多了些婆娘,老婆也懒得管他。这些婆娘像他池子里的鱼,什么色的都有,买的送的也分不清。
  这几年比较烦,主要是自从乡里人外出见了世面就不好带了。每到选举仅买茶叶、买米面啥的人们也不待见;再说集体的农机,河道和撂荒,机动田,小企业都卖断多年买了多次了,不能再卖一遍,钱收到了五十年后了;乡里的低保、无保、贫困户都得报批,还不断逐级核查。让成天担心出事,恐怕哪个多嘴多舌的惹乱子出来。深知乡里穷人闹事儿可不好收拾,净歪招损招的防不胜防,弄不好还出人命,还时不时上快手抖音,净出幺蛾子!想到这些就心烦,一心烦就骂大喇叭!有时邻里的狗咬架他骂,鸡在路上拉屎他骂,有人发了段子他骂,有人上访更骂!也够累的。
  最近要上项目,流转收购了好几家的地,说是要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土地流转给了一家大户叫“泰和公司”,“泰和公司”法人是的远房亲戚和并不常往来,但很有钱。
  说赚了钱给大家修路,修路的沙子和石子只能用家的,附近所有沙子只有的沙不是盗挖的河道里的,有手续。大喇叭是这么喊了半个多月。可是村村通,户户通的路是不是要收费?乡里人也实在是没有底,一直悬着没定。
  乡里乡亲认为像以前自来水通了,开始说不要钱,后来安装一户一两千,用一年水费好几百。现在说修路不要钱,谁知道以后呢!要是路也走不起了,大家怎么出门?修不修路大家都在心里打鼓。议论什么的也有,弄得心烦的很;加上马上又要选举,上面提倡领导队伍年轻化,自己孩子也不上进。上面又来查小麦补贴台账,附近的几个熟人都范了事儿,进了号子。事情闹的挺大,上头开了好几次会,挨了好几会骂!弄得老是去岳父家看脸子!心情差的很,也不见他遛狗了。
  无论如何,乡亲们路还是要走的,赞扬的话也还是有的,“有魄力,乡里有潜力。”爱听,乡里也爱喊。但是私下里都议论几个有实力的后生,后生是大学毕业生,到乡里来锻炼的。至于路收不收费,不只是一两家的事,爱咋整就咋整吧!都不如这几个后生惹眼,大家讨论的热烈。只要不放狗咬人事情总是大不了哪里去的!
  写于2023年8月9日

和阿福记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