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番外——我的作文 1(1/1)


  家乡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最早是由帝王将相的“祭祀”之礼,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普通百姓才开始效仿。那天是人们祭祀祖先的日子,通常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既是一个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中,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有古代传承至现代,经久不衰。清明扫墓祭祖的目的是表达我们对祖先的缅怀和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追悼祖先的一种文化传统。而踏青郊游则是因为扫墓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踏青郊游结合起来,即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在我国南方的很多地方,除了要去墓地,还要去祠堂里祈祷来祈求平安。在我妈妈的老家陕西周至,清明节也有着与其它地方不同的讲究。在周至,不仅是清明节当天的扫墓祭祖,而是在清明的前一天、清明当天和清明后一天都会扫墓。老一辈人说清明节前一天叫新坟,是给过世没到三年的人扫墓,扫完墓后并不会祭祀,而仅仅是在他们的坟前烧纸钱和纸,希望他们在阴间有钱花,有新衣服穿。清明节当天叫旧坟,是给已过世超过三年的人扫墓,同样也是不会祭祀,只是在坟前烧纸钱和纸。清明节后一天叫乱坟,是给没有亲人、无依无靠的人扫墓,为什么要为没有亲人的人烧纸呢?因为人们觉得那些没有亲人的人可能在阴间过得比较可怜,所以为他们烧一烧纸,希望他们过得好一点。因为这样的风俗,人们去上坟的时间就要特别注意了。
  去年清明节,我和妈妈一起回了老家,给不同的坟前烧了纸钱和纸,虽然这是一个庄重的节日,但我却感到格外温暖。这种行为寄托了我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还能让家族成员聚在一起踏青,让我感到格外温馨,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多么幸福啊。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祭祀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使家庭更加团结。清明节融合自然节气和人文风俗,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祖先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述顺应天时地利,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对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意义重大的!

和写作文有感而发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