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1/1)


  呼~,重重的舒出一口浊气,又是新的一天。早早的龙小龙骑着电动车就去了测试场,许是还不熟悉电动车的风驰电掣,今天龙小龙来的格外的早,别说测试场的计划、测试车的维护、司机这些人员了,就是那些和龙小龙一样的外来公司的测试人员都没有到一个,莫名其妙的龙小龙体验了一把第一的感觉。
  但是他没有测试场里面的办公室钥匙,测试场内部员工一般早上会开个早会,由班组长安排下一整天的计划、人员分工这些事务性的事情。龙小龙进去测试场也没用,所以就坐在测试场门口,和保安室的保安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测试场远离市区,周围很多地块都种着果树,比较多的是橘子。然后保安室不知道基于什么想法,在门口养了四条大型犬,十分凶猛。刚来的时候确实吓人的很。也不知道这些狗是公司的还是保安室自己的,反正不论是谁的,都不缺少它们吃的,大家经常在测试场工作到饭店,这边又偏僻就一般不出去吃饭都是点外卖,这四条狗的大部分食物都是这样的途径解决。
  最近龙小龙也没少给它们投喂,所以现在它们看到龙小龙也不会像之前那种想要挣脱铁链扑过来那般,都是摇着尾巴喘着气,一脸温顺的样子。
  今天龙小龙申请了一组自己公司产品单独测试的机会,为此前面几天还特意写了一份测试大纲给各级的设计师和测试场领导一直到司机等人审查。
  一份十四五页的测试大纲,标准格式四五页,后面三四页的各种流程签字,看着将近二十个龙飞凤舞的同意后面已经看不懂是谁的名字,龙小龙终于是可以上车测试了。测试大纲也不需要再看了,和自己写的没有什么变化,大家都算是认可了这个测试方法。
  其实测试方法主要就是龙小龙自己保障,上面那些签字的有很多人应该都没见过真实的产品长什么样子,你去找他签字的话大家都会笑呵呵的提笔就签。但这么多签名也不是龙小龙心里的底气和背后的支撑,因为现场情况还是需要他自己去掌控,平台方最在乎的是测试过程中不要给他们临时加项目,他们最在乎的是测试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问题。
  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多余操作就会让他们觉得不舒服。自己公司的产品安全就需要自己保障,再就是测试中的数据尽量包含多场景的数据。
  和保安聊了一会其他测试人员陆陆续续都到了,不一会儿摩托声四起,这边测试场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骑摩托车通勤,测试场内员工的摩托车停车区域比汽车都大很多,各式各样的摩托车琳琅满目,颇为壮观,每日上下班的轰隆声好像是在赛车场。
  今天有关光学设备的测试内容主要是在平坦的路面上进行不同速度下的数据采集,再就是去测试区一片坑洼的地段进行测试。
  这两种测试方式对于平台司机来说都是比较难受的测试科目,所以龙小龙每次测试都会准备一些烟和水果,测试过程中和司机师傅一起共享下,别说司机师傅了,测试一趟自己都难受的要命。
  所以一般龙小龙这样的辛苦的科目都会安排在前面进行,在开始的时候司机精力是最好的,不然放在后面疲劳驾驶,对安全来说是个问题。
  说话间司机已经出来了,一般测试过程中后座坐一名安全员,随时对测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操作纠正,测试科目的主导人坐在副驾驶。
  龙小龙此时抱着电脑,系着安全带坐在副驾驶上面,给前座和后座各放了一包烟。司机师傅点燃了一根叼在嘴边,缓缓发动了车子,先进行的科目就是平坦路面上进行不同速度数据采集,这样会有很多的加速、减速操作,对驾驶员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难受的科目,当然了,坐在车上的其他人员也是一种煎熬。
  为了记录数据的完整性,每个加减速的操作过程中龙小龙都实时查看数据,对于采集数据质量不好的过程就会要求重新测试。可能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测试,司机师傅一直在提速和降速的过程中操作过于激烈,导致车辆总是出现特别剧烈的晃动,这样会导致CMOS传感器画面抖动,并且会有一个很长的拖尾效应,导致在后续车子速度平稳,光学数据依然不理想的情况。
  进行了数次尝试后,依然无法达到测试数据要求,便只能先在这样的测试环境中采集一批数据。将数据采集后处理再看看效果,有时候人眼看着不行的数据,软件后处理会对信噪比进行一定的改善,提升数据识别效果。
  折腾一上午龙小龙感觉天旋地转的,昏昏沉沉的骑上电动车便回宾馆休息去了,和测试场约了明天继续测试。

和职场十年:从菜鸟到新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