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1/1)


  再次骑上自己的电动车,也没有之前的那种生疏感觉或者说是新鲜感。
  随意的骑,也不必过于担心磕碰。和测试站的人也一样,大家已经熟悉了,各项沟通工作也有了合理的流程步骤,现在也不需要每天背烟去让大家给办公室墙壁着味。
  现在就是正常的走流程报计划,需要谁配合就提前协调沟通就好,如果觉得有些事情比较麻烦,谁比较辛苦可以刚好干完活了到饭点了一起吃个饭喝点小酒啥的就够了。生活本该如此,而仅就是起始无法随意罢了。
  好在是现在开了头了。
  第二天一早龙小龙便来到了测试站,今天其实没有安排自己公司产品的测试,但今天还是要早早的到达,一是人到了,报备下,二是和大家插科打诨沟通下,如果只是自己产品有测试再过来,这样难免有点太生硬。
  这个平台上安装的产品确实比较多,大家都是第一次或者是在前面的产品上升级了一些功能,各自都需要做大量的测试,而后面也需要很多联和测试的工作,所以提前了解下其他产品的测试工作也是有用的。
  不一会儿熟悉的小伙伴们便陆续到达了测试站。便熟络的聊起天了,龙小龙回去的这一个多月里面,其他公司的产品还是在一直测试着,平台来说司机对于测试越来越熟悉了,对测试场的环境也越来越熟悉,平台和设备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了。这个消息对于龙小龙来说是个好消息。其他公司的产品也都有了一些设计上的升级,最近有一家公司已经提交了升级改造的申请单,看来是技术有一定的成熟度了。
  做项目就是大家都是好兄弟一起加油把设备做好,在就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大家都会有一些比较的,对于平台厂家来说,也是乐于看到大家竞争的,不是设备之间的竞争,因为每套设备功能都不一样的,不存在业务层面的竞争关系,其实他们之间的竞争就是进度的竞争,最终交付是以平台整体交付的,平台交付就需要所有的设备都准备好了,测试好了,功能性能满足指标、使用要求了。
  当然大概率平台不会按照计划的时间交付的,设计的事情怎么可能让行政开几个会就确定了进度呢,很多项目都是这样的,坐在会议室有拍板决策的人大部分没有专业技术基础。或者其中有的人根本就不是这个专业的,对这个产品到底是什么原理、能解决什么问题,在使用中遇到的环境干扰有多大、解决起来多麻烦根本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他们会从一些宏观的角度或者技术人员不了解或者没资格知道的角度,去规划一个项目上马、工期、验收、使用等等一切决策事宜。而技术人员根本就进不去会场。在后续的工作中设备的研发、测试和交付使用过程中设计师扮演一个努力加班、立正挨骂、各种汇报、自我批评、解释辩解,很多时候会在要求的70%状态中交付后继续不断完善。
  实在不行的时候很多就会产生工业垃圾来糊弄过去,几年十几年之后,谁又去追究,谁又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工作,负责什么样的业务。
  就像击鼓传花游戏,大家只要保证不要在自己手里暴雷就好,最终炸在了其他人手中,自己那时候就是个观众了。
  当然,大部分设计师要靠这份工作,公司老板的善心生活的,因为你跳槽了又如何,大部分人其实没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去,顶多是换个地方拉磨,而那个地方的皮鞭可能会比现在的更粗,挥下的频率更高。
  所以大部分牛马设计师会以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项目需求,交付出让开会的领导们满意的产品。
  这个过程可能就不那么容易控制了,所以很多时候项目开发会延期,就好比一个非专业人员觉得一个小问题很好解决,当然了,很多时候这种问题理论上很好解决,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一个小问题就会引发很多未知的状态,天时地利人和情况下理论上可能一小时,但在真实的环境中也许一周都不容易完成。
  嗯下葫芦浮起瓢,但在会议室出现的领导们又不会那么仔细的了解到这些细节,人家也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听设计师去解释这些超出技术范畴的玄学问题,因为我们都是坚定的无神主义人士。
  那这时候对于问题或者延期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用所有人都特别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说明与自己、或者自己的产品没关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说明是其他公司的产品没搞好导致的延期,哪怕自己的产品也没好,但此时甩锅就是设计师们另一大安身立命的本事。
  设计师,或者说是每一个人,干活的能力肯定是需要的,这是自己在社会上讨生活的依仗,而甩锅的能力也是不遑多让的应该具备的能力。有时候这比干活的能力更重要。

和职场十年:从菜鸟到新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