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见识雾霾(1/2)


  转眼间,王富顺已经来到BJ半年了,这半年里王富顺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学会了炒菜做饭,切菜的速度快了,手法也非常娴熟,特别是那手切土豆丝的技术比起大师兄也略高一筹。根根细致均匀的土豆丝,看起来非常舒服,摸起来更是柔滑丝顺。
  当然,除了生活的事情,工作上也是进步很快。王富顺已经学会了做标书,是大师兄带出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王富顺平不乐意的,每天盯着电脑看,太累了。但是大师兄就跟他说:“你迟早要自己做标书,现在有时间还是多练习练习。以后我忙去了,你怎么办,叫公司里的人帮你做吗?”
  “又是这句话”王富顺无奈的说。然后就不情不愿的克服心理的抗拒学着做了。
  一开始他做的内容不多,大师兄以时间紧张为由自己接过电脑自己做了。后来的几次,大师兄直接守着他在旁边做完的。有了这些经验,王富顺心里也有底了,后来的几次标书都是他自己主动做的,不会的地方就问大师兄。
  王富顺的变化,陈经理也是看在眼里的,他平时不怎么管王富顺,但是向领导回报工作的时候就是他说了算的。
  有一天陈经理跟大师兄说:“河北那个钢铁厂投标,你带着王富顺过去见识见识,每天待在办事处也学不到东西。”
  “好的”大师兄应声道。
  就这样,王富顺第一次见识到钢铁厂是什么样的,同时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传说中的雾霾。
  如今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的钢铁企业多如牛毛。大大小小的与钢铁相关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当然同质化的竞争也是非常严重的。
  钢铁从生铁冶炼,到粗钢生产,再到成品钢材成型要用到大量的能源。而这些能源大部分是靠煤炭提供,于是污染也就在所难免了。
  王富顺和大师兄下了火车后就开始倒中巴车,路上差不多要开1.5个小时左右。看着宽阔的公路,王富顺觉得真不可思议,也就这种大平原可以这么豪横的把路建这么宽。南方山区的高速公路都不一定比这宽。
  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都很单调,没有起伏的山峦,也没有纵横的河流,地是平的,房子是平的,天空也是平的。
  快接近目的地的时候,环境就开始变化了。首先是天空看起来越来越昏暗,远处的几个大烟囱不断排着热气,烟尘滚滚。道路两边的树木显得有气无力的样子,叶子上铺满了尘土。路旁边的土地上积累了厚厚的灰浆,上面布满了车辙印。陆陆续续出现的一些商店旅馆,整个墙上都染满了灰尘,看起来陈旧破败。
  他们目的地是一个镇子,整个镇子,都没几个人来回走动,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了。一些拉客的三轮车停在街道两边,车上的人都哈着气不断收索着周围,希望能接上一笔单。以前这里的人们可能都是靠种田养家糊口,后来建了钢铁厂以后,经济结构就发生了大的变化。首先是运输行业的需求,还有外地人增多了住宿餐饮业也开始了,然后就是短途载人运输什么的。还有一些小型设备维修店,汽车修理店等等。

和农村,我回来了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