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蔡邕女婿,欲破曹操(1/3)


  兴平元年,夏四月。
  曹操令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兵指郯城。
  陶谦惊恐万分,急令屯兵小沛的刘备驰援。
  .....
  襄贲城,位于郯城以西,中隔沂水。
  战争的阴霾如黑云压城一般,仿佛要压塌整个襄贲城。
  城楼。
  “曹操精擅兵事,又好奇兵,二月退兵,四月复征。这次不再走亢父道,而是选择了泰山道,走临沂折道利城、祝其、赣榆、朐县,然后兵指郯城。”
  “陶谦的主力都布置在亢父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操聚五城盐粮为军用。”
  “郯城危矣!”
  素衣纶巾的诸葛瑾,目光复杂的看向城外推车背囊、西逃避难的士民,随后将目光缓缓移向右侧身高八尺、体貌魁梧而俊逸的青年。
  “子武兄,你真的不跟我一起南下襄阳吗?”
  青年姓郑名牧,穿越者。
  这一世的身份,是荥阳郑氏子,亦是蔡邕门人,受蔡邕赏识,郑牧娶蔡邕之女蔡琰为妻。
  蔡邕为了心中抱负,执意跟随董卓去长安。
  对于蔡邕而言,宁可死于任上,也不愿空老于竹林之下郁郁而终。
  故而,郑牧选择携妻蔡琰来到了徐州躲避兵祸,让蔡邕无后顾之忧。
  陶谦听闻郑牧之名,遂邀郑牧出任襄贲县尉,又赠丹阳兵五百人。
  以县尉之身,统丹阳兵五百人,并非是陶谦器重郑牧,只因郑牧是蔡邕之婿。
  若真器重郑牧,郑牧也不至于当了三年襄贲县尉。
  在蔡邕死讯传至徐州后,陶谦对郑牧就更不待见了。
  郑牧同样素衣纶巾,但比起诸葛瑾而言,眉宇之间更多了几分英武之气。
  “牧为襄贲县尉,职保一城平安,又岂能轻易舍官离去?”
  “更何况,昭姬已有身孕,南下路远,经不起徙家折腾。”
  提到蔡琰的时候,郑牧的语气多了几分宠溺。
  诸葛瑾心有不忍,遂道:“子武兄不肯南下,若曹操破了郯城,再临襄贲,恐遭横祸啊。”
  年初,曹操军粮耗尽,欲洗劫城池钱粮以充军用,于是遣曹洪进攻襄贲,却被郑牧诱致城下,曹洪险些被射杀。
  如今卷土重来,曹洪必报此仇!
  诸葛瑾正是担心此事,故而在诸葛玄护家眷南下时,专程来到襄贲城,欲劝郑牧一同南下。
  “子瑜以为,曹操能破郯城?”郑牧嘴角泛起笑意。
  见郑牧不惧反笑,诸葛瑾不由疑惑:“子武兄,曹操聚五城盐粮,尤其是劫了朐县糜氏粮仓后,其军粮至少能支撑半年。”
  “陶谦年初惨败,士气未复,如今又遭奇兵奇袭,军心更惧,瑾不认为陶谦能抵挡半年。”
  曹操这次的奇兵,是陶谦万万没想到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陶谦的预计中,曹操要复征徐州,至少也得今年秋收之后粮草充裕才行。
  谁知,曹操压根就没想过在兖州筹措粮草,而是直接盯上了东海的粮草!
  以迅疾之势,奇兵出泰山道,直奔东海东部诸县,不仅打了陶谦一个措手不及,也让曹操有了足够的钱粮军资来提高士气。
  两军对阵,士气对胜负有密切关系。
  如曹刿论战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诸葛瑾以士气断胜败,亦是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在郑牧看来,诸葛瑾对胜败的断言,过于简单了。

和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