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莫名就首发(1/2)


  当天晚饭时候,两个门将就没有过来食堂了,而晚上球队最后一次训练课的时候,主教练马腾斯黑着脸宣布说,两个门将由于伤病原因,不能参加明天的比赛,已经被他们的家长接走了……
  “这是临阵脱逃啊!”
  “不要让我在学校里见到那俩家伙,见一次打一次!”
  “哼哼,再见到那俩家伙?我估计再也见不着他们了吧!”
  “肯定是谁在背后搞鬼的吧!”
  “太可恨了!”
  “卑鄙!”
  十八九岁本就是一点就炸的年龄,得知自己遭遇了这种“背叛”,球员们个个义愤填膺。
  “我就不信了,没有他们俩,我们就踢不了球了啊!”
  “没错!他们俩水平也就那样子吧,我觉得拉斐尔不比他们差!”
  “对!拉斐尔,你别紧张……”
  涂燃礼貌地点头回应着过来安慰他的队友们。
  一群小毛孩子,呵呵。涂燃内心里感慨着。
  “学院迎新杯”只是个业余级别的校园比赛。
  虽然说在葡国足协和欧足联目前“足球新政改革”中,“校园足球体系”是作为“职业青训体系”重要补充环节的存在,但仍然只是业余级别。
  这个“校园联赛”的改革,有点类似NBA对接的大学联赛NCAA和高中联赛NSAA,将欧洲各国视为各个洲,各国优胜球队参加全欧洲的校园联赛。
  再然后,按照改革规划方向,参加这些欧洲校园联赛的球员,每年就参加类似于NBA“选秀”那样的活动。
  至少对于那些错过了“球探挖掘+青训体系”的孩子们,又多了一个舞台。
  葡萄牙虽然总人口只有1000万左右,但高校数量很多,仅华国教育部认可学历的就有35个,所以葡萄牙大学联赛也只能设置“资格赛”,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四大赛区,根据各区高校密度安排名额。
  这种玩法有点像美国,每年5万名大学生球员里,大概会有50人被美国职业足球联盟选中,跃迁进入职业足球这个赛道。
  而美国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机制,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着自己的国际排名。
  从1990年之后,历届世界杯里,美国足球队从未缺席,国际排名已经悄然跃升为第16名,其实已经不再是“鱼腩”。
  另一个校园联赛搞的有声有色的国家,就是小日子。
  国际足联排名晋升到第24位的小日子,世界杯球员中接近一半来自校园足球体系的培养,不少五大联赛里踢球的小日子球员,都是从小学到高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世界足坛的。
  相对而言,职业青训体系成熟的欧洲,最近三十多年来职业足球贫富分化严重,许许多多的中小俱乐部连同他们的青训营都沦为了各大豪门俱乐部的“卫星球队”。
  控制了各大媒体平台的头部流量之后,各大豪门俱乐部就开始抱团组织联盟,试图从各国足联和欧足联手里争取到更多的权利,比如说欧洲TOP20豪门甩开欧足联自己组织一个“欧洲超级联赛”。
  面对这种情况,欧足联和各国足联自然不能坐视,除了严格禁止这个所谓“欧洲超级联赛”的举办,另外一项举措就是在各个发达经济体内组织“校园联赛”。

和全能门将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