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县学(1/1)


  第十二章县学
  第二天,周成业一大早就跟村里的马车去了白马县上。在县小学里,周成业见到了现任校长刘春华。刘春华是土生土长的江苏人,自小就学业出众,如果不是改了民国,他一定会高中进士的。当周成业遇到他之后,很为他的谈吐和风度而折服,只见他穿着一身中山装,儒雅之外又透着几许英气,脸形四四方方,两道剑眉横在眼上,高挺的鼻梁让人颇是钦慕,再加上一张中正的嘴,将整个人衬托得尤其俊朗。
  周成业和刘春华谈了半天,从天到地,从古至今,两人渐渐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最后,周成业一拍桌子,对刘春华说:“把我的孙子交给你,我放心!”
  在回家的路上,刚走到村口,周成业发现小铭竹正带着一帮人在玩什么游戏。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扒青蛙的皮。周成业皱了皱眉,对铭竹说:“竹子,你玩什么不好,偏要害他们的命。这些是益虫,你知道吗?”
  铭竹对爷爷一吐舌头,回答道:“这有什么?我要拼出一张最大的青蛙皮来,让周仁发那小子看看!”
  周成业硬拽着铭竹回了家。他把自己在县小学的所见所闻讲给了儿子听,说自己同意送铭竹去那里启蒙了。同时,他又为年幼的铭竹担心,生怕他走上歪路,他捋着胡须对炳坤说:“我看这孩子有点乖戾之气,以后你得管严点。”炳坤点头称是。
  就这样,周成业和周炳坤把铭竹送进了县小学。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周铭竹来到这里后从来不哭不闹,不但获得了级任导师的赏识,更是在校长那里得到了特殊的待遇。虽然他个头不算最高,但在班级里一直是班长,管着全班的二十几个学生。
  在周铭竹的小学生活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抗战胜利。记得这一天,报纸上纷纷登出小日本投降的消息,整个县城都沸腾起来了。曾经受欺压和受凌辱的人们全部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抗战胜利的喜悦。所有的店铺都张灯结彩,学生们、工人们走上街头,手里拿着自制的青天白日旗,挥舞着横幅,喊着口号,一拨又一拨的游行在道路上,烘托出了抗战胜利的气氛。
  那时候,铭竹刚到县城不久,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鲜的和令人好奇的。当看到这么多人都在游行示威,他还不怎么明白是什么回事。当级任导师给他详细讲解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之后,他才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还有很多他不明了的事情在发生。他对这个广泛的社会产生了向往与追求,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孜孜不倦的去实践。
  在小学时,铭竹受到了级任导师的格外关注。这位级任导师姓宋,不是本地人。据说他在BJ大学受过高等教育。从那时开始,铭竹第一次听说了BJ大学,同时对BJ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经想过,如果自己也能考上BJ大学,该有多么好。当然,这是后话。
  铭竹接受到了专业的小学教育,在学校里,他既爱好国语和算术,也对历史、地理和政治颇感兴趣。很多年之后,他还在庆幸家人把他送进了小学,让他得到了全面的教育和熏陶,为他以后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和风中的行走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