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 刻板(1/3)


  很多时候,哪怕明知自己是错的,也要一错到底,也想自己去试,自己去搞。
  因为长大后成年后,我们拥有了主动选择的机会,拥有了主动行为的自主能力,能够自我主宰自我命运。
  过去那种任务状态,那种压迫状态,让我们形成了潜意识,产生强烈的排斥感。
  我们排斥别人对我们指手画脚。
  哪怕没有潜意识,我们也会下意识的不喜欢,没人会喜欢受人摆布,因为彼此的视角不一样,看法不一样,理解不一样。
  同时,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意愿,有自己的独特幸福与机缘。
  所以,我们容易变得自我,自负自大,顽固,冥顽不化。
  一旦自我得太久,就会忘了,其实,世间的一切,我们并没有那么了解,哪怕是一粒米,一滴水,一个文字。
  我们所认知的一切,绝大多数都是构建在当下这个文明文化的框架里,绝大多数都是别人告诉我们的,绝大多数,都是学来的。
  所以,我们容易忽略一个问题,老师也可能是错的,或者一切都有可能是错的,都是颠倒的,混乱的,或者,都是设定的。或者,一切只是生活的其中一个面。而生活它有无数种模样。
  只不过这样子的去适应,能让我们过得更自在,更好,所以,我们忘了,这一切,原本是没有的。
  有一天,我在街上买了一堆福纸,七月十三要烧纸钱给逝去的长辈老辈。这是习俗,是传统,并且,它是有道理有依据有秩序的。
  以前,我几乎不过节,不管什么节,包括生日和过年,生日于私,过年于众。
  过年的时候,我心里感觉不到热闹,并没有感觉到和平时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平淡。过生日的时候我也没有太特别的感觉,也不喜欢经常过生日的人。更不喜欢过生日搞得很浓重的人。
  福纸需要写,中间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的写。
  有一天我在街上的一个超市,看到一个老板在写福纸,他说,你不给你家爷爷奶奶写福纸吗?
  我说我不会写,他说,没关系,你拿钱我给你写。我想了想,决定算了,就买点儿普通的纸钱烧算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你想学不?我说想,他说,你想学我把这门儿手艺教你,我教你写。
  我说,行。
  于是我就买了在他超市买了四十个福纸,本来我每年都要买很多黄色纸钱的,我以为家里有,所以没买黄色的。
  然后他给我写了一个,让我回家跟着抄写,就是数字要跟着顺序走,并且要写大写的。
  于是我就拿着回家了。
  回到家准备好了我就开始写,写到一半写了好一会儿,不想写了,想了想,我觉得还是再忍忍,于是就一口气写完了。
  中间有写错几个格式,慢慢的就熟悉了,就没错过了。
  但是,当我第二天上街帮我四伯家买福纸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
  那个老板给我写的福纸,有一个字我认错了。
  福纸中间一排是这样写的,故祖考某公讳名字老大人收用。
  如果是女性长辈,就是故祖妣(bi)某(自己的姓,不是逝者的姓)母后面,某(逝者姓)氏老安人收用。
  我中间错了一个字,或者说,超市老板写字写得太抽象了。
  他把公字写得和今天的今一模一样。于是,我全写得今,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哪怕稍微动动脑筋,我就能发现的错。因为很多墓碑上都有这个,只不过因为我思维有些僵化,加上没有写这个东西的经验,不知道规矩,并且忘了万变不离其宗,忘了这些东西也不能脱谱。

和英勇成书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