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瓜、彭生(1/4)


  安顿好了卫惠公,齐襄公可以放心的回国了。齐襄公对卫惠公有再造之恩,卫惠公当然得有所表示,于是他把卫国的祭祀宝器都叫人打包送去给了齐襄公。
  齐襄公拿出一部分宝器派人专程送到鲁国去。鲁国人并不领情,在史书上记载说:“文姜请之也。”
  齐襄公懂得和鲁国分享宝器。齐襄公与鲁庄公的关系越来越好。公元前686年,舅甥两个联合起来讨伐倒霉的郕国。
  郕国再一次放弃抵抗,向齐襄公请求投降。齐襄公单独接受了投降,而将鲁庄公撇在一边。这种“吃独食”的行为有违利益均沾的国际合作准则,鲁庄公的兄弟庆父很不服气,建议鲁庄公趁着齐军没有防备偷袭齐军。
  鲁庄公吓得连忙捂住庆父的嘴,小心翼翼把他拉到角落里,批评说:“人家投降齐国而不投降鲁国,是我们的德行不够,齐军有什么罪呢?《夏书》上说,要下苦功培养德行,德行俱备之后,别人自然会降服。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我们现在这水平还是老老实实回去修行,等待时机吧!”悄然领兵回国。
  对于鲁庄公的行为,后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注重反思自己行为操行,遇到任何问题,总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严厉批评自己,很少责难别人。在那充满怨恨的杀伐之世,能够不为血气所驱使,不轻易挑起与大国的战争,是明君应有的风范。实际上最大的原因是他不敢惹齐襄公。
  此时,中原鲁、郑、卫三个重要国家已被齐国控制,这是后世的齐景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事业,让齐襄公就轻松搞定了。这时的齐襄公虽然比不上他弟弟齐桓公那样的号令天下的大霸主,可也至少一点不比他的父亲齐僖公差。如果不是齐襄公兄妹乱伦这桩丑闻,对他的评价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二十。中原周边楚、晋、秦三个大国,还未染指中原。齐襄公在中原可以说是打一个喷嚏,其他诸侯国就得感冒。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认为:“齐襄公灭纪伐卫又服鲁,几乎成了桓公以前的伯主。”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公元前686年冬天,一场宫廷政变终结了齐襄公的生命。齐襄公随心所欲的执政生涯也走到了终点。
  谁能想到,威风八面的齐襄公被杀的导火索竟然是瓜。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公元前687,齐襄公派大夫管至父、连称前往葵丘戍守。
  戍守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艰苦到管至父、连称还没有出发就问什么时候能回来。
  当时正是七月,万物蓬勃生长,正是瓜熟果透的好时节。齐襄公正在吃瓜,随口一说:“及瓜而代。”意思是说明年瓜熟的时候,会派人去替代他们,让他们回来。
  有个盼头,就是好事儿。于是,管至父、连称带着“及瓜而代”的许诺去了葵丘戍边。
  很快秋天到了,瓜秧子也黄了,瓜也下架了。
  过了冬天,春天到了。两人到就命令士兵开始种瓜。每天对着瓜苗施肥浇水,一点点呵护长大,看它冒芽开花又结果,期待早日成熟。

和姜齐往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