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陈先生,办证我是专业的(1/2)


  从茶肆出来时,小离和东子两人闹着要去买城西永和盛的汤包,据两个孩子说,这汤包可是文渊城一绝,皮薄馅多汁水足,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不行,现在比之前与总镖头书信中约定到家的时间晚了,再耽搁,怕总镖头要派人去寻咱们。”
  李山海直接无情地表示拒绝。
  之后一路上小离和东子都无精打采的,仿佛是想借此向李山海表达无声的抗议。
  文渊城作为宋州的州府所在,其繁荣程度可见一斑,街道上小贩的叫卖声和路人的砍价声不绝于耳,偶尔还会发生两家商户争抢客人的戏码,言语机锋,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先生,这边是水塘坊,文渊城里最大的坊市,商客南来北往,少有这里买不到的东西。”
  陈川觉得李山海不去做镖师的话挺适合做导游的。
  李山海一路上都在给陈川介绍着文渊城,事无巨细,包括了哪家酒楼茶肆饭菜美味,哪家当铺童叟无欺,甚至于一些坊间的趣闻轶事。
  陈川本来是打算点头附和两句,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李大哥,我一无户籍二无路引,以后遇到官府,怕是有些麻烦。”
  李山海闻言顿时心中大喜,我李山海终于有事情能帮到陈先生了,赶忙说道:“先生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了,别的不说,我押镖那么多年,最擅长的就是和官府打交道,户籍路引什么的,都不是问题,办证我是专业的!”
  看着李山海这激动的模样,陈川心想,你骄傲个什么劲啊,不就是办假证嘛?
  “那就麻烦李大哥了。”
  李山海停下马车,“那我们现在就去一趟县衙,我在衙门有人脉,快的话,今天就能办好。”
  小离闻言气鼓鼓地说道:“李大叔,你刚刚不是说要赶紧回镖局吗?现在不急了?”
  李山海仿佛没听到一般,直接拉着马车转身往东边县衙的方向走去。心想,这可是第一次帮陈先生的忙,必须做的干净漂亮,什么永和盛汤包,你这小丫头有机会你都把握不住啊。
  文渊城是宋州文远县辖下,因为是州府所在,所以现在处于府县共治。据李山海说,现在的宋州知州和文渊县的县太爷还是本家,都姓王,两人皆是为官清廉,深得文渊百姓的爱戴。
  不久陈川一行就到了文远县衙前。
  文远县衙在水塘坊的东北方约莫五里地的卧龙街上,大门朝南,门旁站着两名身着黑衣棉麻官服的衙役。
  李山海上前打招呼,“柱子!小才!老刘在不在?”
  两名衙役看到李山海也是十分热情,“李大哥押镖回来了!你这一走两月有余啊,兄弟们都等着你回来喝酒呢。刘班头现在在典史大人那里呢,我去找他。”
  左边的年轻衙役一溜烟就跑进了县衙,右边年长些的衙役笑骂一声,“李大哥不要见怪,小才就是这样,毛毛躁躁的。最近县内没什么事,刘班头也就是和典史唠嗑去了,应该一会儿就出来。”
  李山海闻言哈哈一笑,“柱子,怎么两个月不见,你现在说话一套一套的?”
  名叫柱子的衙役挠了挠头,“典史大人前些天发脾气,说我们说话和市井无赖一样,让我们多注意言辞举止。不瞒李大哥,我觉得现在的文远县太安宁了,典史大人有些闲的蛋疼。”
  在“蛋疼”这两个字上,名叫柱子的衙役刻意地贴近了李山海,声音压得很低。
  李山海闻言大笑,“等我回镖局交了差,明天晚上请兄弟们去醉仙居吃酒,给兄弟们解解乏!”
  陈川站在马车旁不言语,打量着眼前的县衙,和他以前看过的电视剧大差不差。听着李山海同衙役闲聊,他大致能发现点端倪,李山海作为一个镖头,不可能花的起大钱请一众衙役吃饭喝酒,想来应该是武远镖局出钱,为了同官府打好关系,方便镖局的日常生意。

和陈川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