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张谏初(1/2)


  大概十年前,张谏初时任溇水县令,在他治下,溇水一带,百姓丰衣足食,官民同乐。
  溇水乃是澧水上最大的一条支流,在上河段,河床狭窄,水流湍急,有险滩、深潭、峻崖、幽谷,人烟稀少,给人一种古朴、原始、神秘的美感。
  临江有溇水亭,是张谏初亲自督工修建。
  这一日,张谏初微服出游,骑驴来到溇水亭临水赏玩,正在静静垂钓,忽闻马蹄声响,转身看时,一名蓝衫少年,纵白马,已到跟前。
  少年跳下马,抱琴负剑,迎着张谏初,笑意款款,朗声道:“明府,不想你也在。”
  张谏初看了看自己的一身打扮,又看看眼前少年,但觉面生,笑了笑,试探道:“少侠,你看我是哪个明府?”
  少年兀自入亭,将琴置于亭中石凳上,拍了拍手,道:“明府君张公,还有谁?”罢了又戏道:“明府赏心忘我,竟不知自己是谁了吗?”
  张谏初问道:“不知少侠姓甚名谁,是何来历,来此所为何事?”
  少年道:“在下武陵澧州人氏,姓李名群玉,今日纵马漫游,偶来此地,不期遇见明府。”
  张谏初笑道:“李少侠好雅兴。”
  李群玉道:“明府也好雅兴。”
  张谏初摇摇头,“李少侠抱琴而来,我却一无所有。本该置酒,怎奈出游时以为独自,只携了一壶酒来,已饮罄。”
  李群玉走到马肚子旁边,解下一个酒葫芦,摇了摇,笑道:“何妨,等我去来!”
  说不得,李群玉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张谏初呆呆看了一阵,呵呵而笑,回头看着石凳上的琴匣。
  琴匣用蓝布裹着,水风拂来,吹动缙带,朴拙相映。
  那边,李群玉纵马飞奔,直入溇水古镇,似一阵风,沽酒而还。
  再次听到马蹄声,张谏初注目而望,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李群玉飞身下马,于亭中铺开筵席,脱剑横于膝前,与张谏初把酒言欢。
  张谏初再问李群玉何以造访此地。
  李群玉自称遍访九州,无所不至,罢了反问张谏初,笑道:“明府远离县衙至此,是与民同乐,还是玩忽职守?”
  张谏初愣了一下,随即朗声发笑,道:“李少侠觉得呢?”
  李群玉道:“草民今日十分欢乐。”
  张谏初会心一笑,将话题引到李群玉身上,“李少侠抱琴负剑,纵马轻狂,想必是文武双全,时下圣上年幼临朝,亟需人才,李少侠何不……”
  “不了。”李群玉扬手阻道,“在下闲散惯了,不识规矩,做官误人误己。只有呆子铁了心,由他去了。”
  张谏初不知李群玉口中的呆子确有其人,以为只是说笑,便道:“也罢,事不可强求。难得佳会,李少侠肯否抚琴一曲?”
  李群玉道:“明府识曲,想必琴艺亦佳,若不嫌弃,不如为在下鼓琴。在下剑法纵横,罕有显露,今日破例为明府一舞何如?”
  张谏初大感意外,求之不得,即起身道:“李少侠慷慨激昂,某纵使献丑,亦却之不恭。”
  于是一人鼓琴,一人舞剑,不觉日迫西山。
  张谏初依依惜别,赠诗一首。
  诗云:
  少年酒徒称游侠,纵马轻狂溇水边。
  畅饮能诗拂弦柱,高歌起舞在草间。
  青春放荡即如此,莫问流光有几年。
  李群玉慨然收下,回赠一诗,题曰《同张明府游溇水亭》,此诗存于世。
  诗云:草色绿溪晚,梅香生縠文。云天敛馀霁,水木笼微曛。垂钓坐方屿,幽禽时一闻。何当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和平今策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