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烤烟(1/2)


  老爸应该是挖煤以后,才开始。这个时间事件顺序真的没有和老妈沟通,真的有点乱,实际现在我和老爸关系不太好,我不会打电话给他。不管了,随意写吧,没必要注意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吧!
  也许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简单说吧。回老家,镇上的打饵块作坊放弃了,肯定要找点能赚钱的事做。农村基本就是养殖和养殖两条路了,养殖的部分我家后面做,以后慢慢细细到来吧,可能我想呈现一部家庭发展史吧!那两年,政府也支持,烤烟虽然没有挖煤赚钱但相对只能在家里的话,也很可以了。烤烟的价格就不太清楚了。
  应该提一下,我爸为啥没有继续挖煤或出去打工。前者挖煤比较累,而且我爸是有点文凭,那时候读小学的人都凤毛麟角,我爸确实小学毕业,其实我妈也是初中毕业的,这个不多扯了,也许以后涉及的时候多说一下。老一辈对教育还是很上心的,何况云南的山区农村里。其实忘了说,很模糊了。我爷爷是个电工,水电和电焊都会,我爸被要继承也会,他也许觉得挖煤这样的纯体力活和整天黑漆漆的又脏又累不值得做吧!而且爷爷没死的时候,在镇上也是有个门铺搞电焊的,给人做铁制盆架,门窗之类的。好像又混了,估计都是打饵块之前了。所以自己有手艺的话,更不想体力活了。为什么没有继承门铺很复杂,门铺确实是爷爷自己的家产。但爷爷死后就给了小娘了,小娘结婚也是在那里。不多说了。而且现在听我妈的意思,那时候爷爷死后,应该中间有几年我家还是在镇上。我奶奶说她自己很害怕,我小叔二叔都还小,不懂事,可能叫我爸回老家伺候她。这个说法也许只是我妈的一面之词,也许当时也是我爸复杂考虑后的抉择吧!前面也提及打饵块分账我外婆占大头,也许都有影响吧!现在看来我爸人生的选择,或普遍意义上说来,一个人的选择,确实是历史唯物的,充满了表面看起来的荒唐和妥协吧!这个不强说了。
  回归到上吧!那时候打饵块应该还积累了一些钱,所以租了很多地,也许除自己四五亩之外也还有四五亩,农村种十亩地很常见,何况是我爸这样的年轻力壮的。也许现在来说也合适。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男人肯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和充满上进心吧!何况还有我和我妹。怎么这些比较详细的过程就略过吧!
  我只记得,也是卖菜一样,早上天蒙蒙亮,就要出去了,我和妹妹也伺候吃完早点就去上学了小学不远,实际就在奶奶家出去一点,顺便要说我家和奶奶家还是隔了一段路的吧!大概有个概念,是一个村子里不同地方的两排房子。一处是老祖爷爷的爸住所,一处可能是爷爷后面打拼下来的。这样看来每代人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就要拔草施肥打尖打边页施肥是最重要的,比玉米需要得多。通牛车路的地方当然牛车运,不通也只能靠人背了。打尖这些烟叶种植上的技术,肯定也是必须的,我记得我爸还买了好几本书来看,包括后面还盖了自己烤烟房。其实说起来,能写的东西太多了。现在稍微一想,那时候一个农村糙汉子会买专业书籍来看也是非常不得了的,也许跟我爷爷的教育分不开,我妈妈是初中毕业大多数字都识,外公这边的影响应该也不可忽视。外公是俗家先生,类似可以去念经超度之类,会固定去庙堂里上香,会写毛笔记还会抄经书编书。真的能写的太多了,也许以后再辟一个章节仔细说了。
  说是,字都快码够了,基本没说。城里人也许不知道里面对我艰辛,农村人几乎都知道吧!烤烟虽然没有啥病虫害,但是田间管理非常重要,不然长不好,烟叶质量不好,根本卖不上好价格,后面更难卖了。还有摘烟叶的时候,我记得要长达两三个月吧!大小颜色都要注意。可以去卖活烟叶,但是收入应该比自己烤的小得多。活的也很种,就算用牛车拉也拉不了多少,多的时候七八亩地,想起来就很困难。自己烤的话出来肯定比较轻了,也能打包。这个有需要更深的专门烤烟技术了。我爸先盖的土坯烤烟房后面又拆了盖水泥空心砖的。村子里能盖得动的也很少,一个烤烟房至少七八米高,里面放烟架,估计大几千块工料费需要的。我很难形容怎么盖,更由于文字叙述水平不行怎么说,比如样子大概怎样。也许时间字数所限我也懒得细细道出来了。

和一生里我过完的日子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