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生活(1/2)


  标题就随便弄了,我也不知道这章要写什么。
  升学时,那是2007年,现在记不清几月份入学了。我记得爸妈给了一口小木箱子,说是外公当年做给妈妈的嫁妆,大概有30分高,40分宽80分长吧!那时候很少有农村孩子有行李箱之类,对了和大一点的行李箱其实差不多。我爸那时好像已经有摩托了,该是用摩托车拉去的,很多家长都是用背包谷的篮子背着去的,那时候赶集都是走路去的,几乎没啥车,或者拉砖那种汽车。箱子肯定有把小锁,一些人家箱子上还有美丽的花纹,几乎就没人不带着去的,我映象里开始我们班有七十多人,就两个男用行李箱,女的不知道。女的比如我妹妹去读的时候也是木箱子。
  木箱子里当然就是衣服被套啥的,被窝很多人都是大蛇皮口袋拎着就去了,也有买新的,毕竟有些人读初中已经不容易了,娃儿上学了几十块买个被子很合理。多数人都有一两瓶家里的肉酱,其实就是放在吃完的老干妈瓶子里或那时候的橘子糖水瓶里。也有买老干妈的,但也是富裕人家才吃得起,我就几乎没买过。男生就只有一个宿舍,除了周边走读的,上下床好像有快30个人吧!每个人要么大水桶要么热水壶,热水要去楼下热水管上接只有冬天有,全校我记得只有十个水龙头,女人也要过来,所以肯定要排队,插队,打架抢水啥的了。
  说到这不得不提食堂,只有两扇门,一进一出,也要排队,只有两对。排队时有年纪主任或副校长啥的盯着。我记得一年级时还用的纸质饭票,后面塑料的。要去办公室交钱买。那饭菜估计现在的人吃不下去了。带皮洋芋片,洗一洗就直接机器打了,有时洋芋那个眼里还有粪土。别想了没有直接煮的或炸的,都是洋芋煮酸菜,酸菜不必提了吧。豆腐煮白菜煮酸菜,酸菜红豆,初一初二好像是一个月打一次月,切成现在薯条大小用大葱一煮就行了。没牛羊肉啥的,初三才有。每个人用茶缸去打,很少人有饭盒,有个铁饭盒是好人家了。当然后面逐步买塑料饭盒的人多了。忘了说,早上只有米线和馒头,一块钱一份,白菜汤,馒头五角一个。
  有意思说下打饭的情况,前两年我记得都是把饭缸拿去桌子里面摆着,看最后一节课老师下课的速度,一般老师们都默契一个班提前一点,一个班晚一点。楼上快一点。然后,快要下课时就听见那种地动山摇的跑步声,从教学楼下去有三四百米吧!每个人都是冲刺,我们班和初一一般都在一二楼。女生那时候也是飞快,当然一个班级的女生是可以插队的,但是好像没人说帮忙打,似乎要求各打各的每人一份。打完是回宿舍吃的,食堂就一层楼。吃不完就倒在宿舍门口或走廊上的猪食盆里,所以现在我们都戏称猪食,几乎很少人剩。一层楼十多间宿舍有时就装满半只泔水桶。大多数是剩下的汤,而且一天搜集一次。初三好像就要求饭碗只能摆在宿舍里,我还记得我们宿舍在二楼,宿舍和教室都没弄过,然后吃饭就要回宿舍先开门再拿下楼打了。当然亲近的人会一个人去排队,一个人去帮忙拿。好像说到这些我眼睛都亮了,确实这几天有点压抑。
  上课啥的不说了,课桌当然是木质有漆面比较平的那种,不过跑步的操场还是用练铁的渣子铺的。后面变化很大现在肯定是塑胶的了。我记得整个学校只有六个篮球架,我也不会打。四个拼乓球桌,一双高低杠。没有足球场,只是长草的绿地吧!我那时候喜欢去找四叶草,我是比较腼腆的,运动也不行,喜欢跑步也是上大学后了。教学楼在高处,离操场有十几米的台阶吧!台阶旁边有两台绿化种树种茶花啥的,我们那时候就喜欢爬树就树下面的草地里躺着。好像就我们班比较喜欢去躺着,有时候十几个男生一排躺着。当然也有樱花树,不过矮的地方可以想象都被摘完了,所以比较好看的花是不存在的,人人都是玫瑰杀手。

和一生里我过完的日子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