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校(1/1)


  高中篇就那么结束吧,还是来看大学了。大学时间离得近,尽可能写得详细一些。可能大一是现在经历过人生的高峰,那么大二下就开始低谷了,现在都没爬起来。
  前面已经说了报志愿的情况,理所当然的,我顺利入了这所学校。抱歉,还是不能说具体校名,怕给母校丢脸吧!或许以后我写多了,大家也就猜出来了。那时候上海叫魔都,不知道现在还这么叫不。考上这个地方的大学,当然父母很高兴,舅舅们似乎也很期待。从昆明做火车,我记得13年还没高铁,后面15年吧才开通。要一天两夜,好像是40个小时吧!绿皮火车。现在估计没那个学生这么做过了。我爸送我来的,通知书上已经详细介绍了火车站或汽车站出来的几条路线,但是我们也是一路问过来的。学校也不出名,隔火车站还非常远,当然也不可能去迎接之类了。
  凌晨几点忘了,还没天亮火车就到了。然后顺着通知书指示,几个小时才到学校,还是从正门入的。那时候哪知道命运开始转动了。我都忘记流程了,好像校门口就有指示牌了,也没学生迎接,说类似招生处学生处在哪里。其实我记得差不多一直往前走。第一次真觉得非常大,上海校区就是不一样,非常新。有湖,有桥,宿舍楼都是几十栋。很快到了学生处活动中心也是报道中心,找到学院辅导员就顺利了。然后去宿舍,开始买被子铺床。宿舍的一些小伙伴都陆陆续续来了我爸还依次打招呼,我依旧很腼腆吧!
  我记得当晚我爸就是睡在宿舍里的,外面的宾馆很贵,现在都忘记外面啥价格了。一个宿舍四个人,其它人似乎都是出去住的。后面也证明我家最穷吧!有一个是昆明城区的。现在也没联系了。来的下午就到学校里看看,校园卡忘记了,似乎没办。食堂打菜吃的。是当天下午就出去买手机还是第二天也忘了,第一个手机号码是买手机时合约办的的。两年的合约,一个华为手机,好像叫t3881吧!所以校园卡估计事是没办的,那时候应该大多是手机都是单通。我也是合约到期也就是大三了才换了p8青春版,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对华为有情怀吧!
  我都忘了,好像我爸第二天上午一忙完就一个人回去了,家里确实忙,坐火车就至少两天了,加上在学校一天,回去还得两天吧。家里猪也逐渐多,我妈一个人忙不过来。现在仔细想想我爸一个小学没毕业字很多不识的人怎么回去的呢?也是个奇迹吧!
  宿舍里的人开始认识时都很热情,甚至我说我爸先回去,他们说我家农村的,何不带着去上海转转,可能是开始快要军训啥的,也没提前来,没时间了。好像也不得不说了,离学校不远就是大海,我和我爸好像去过海边,似乎也是我和他第一次去海边吧!
  第一次知道上海的水果什么的都很贵,八块一斤的苹果,老家才最多四块,三块已经很好了。我们宿舍还有个贵州的,说话到还好,有一个上海本地了。互相听不懂我们的方言,我们的普通话也是不标准。总之似乎回忆都很好。那时候一切都新鲜吧!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的妹子好看,什么样的车很贵,什么家境特别好,刚进去都特别朴实。
  军训似乎也没啥说的,很正常,教官也不严厉,跑步也很少,就操练啥的,太阳出来了就不站队列了,队列似乎最长也就20分钟,太阳出来了就缩短时间,尽量休息。来带我们的似乎也是刚入伍两年的兵吧!也爱讲笑话趣事啥的。似乎也没啥才艺表演,军体拳似乎都没教。就这么混过去了。其实辅导员好像都是第一次带我们,大一这届。没记错连学院都是才分出来的吧。辅导员也很年轻,当时我们19岁左右,她也就26,7吧!对女的。军训会买水给我们。似乎一切都很美好吧!军训肯定有个总结大会,我们班或者我们总体学院都没啥成绩,似乎三等奖都没有。学校里是有文科的,我现在忘了有哪些文科专业了,虽然学校是理工类的。
  军训期间好像有门军事理论课啥的吧!那时候第一次知道上课的地方离宿舍真的有点远,后面上专业课更远。教室没啥介绍的,宿舍好像也很普通,四人间,睡上铺,下面是桌子,书柜衣柜啥的。好像大一下学期才装的空调吧!忘了。住宿费也忘了,400一学期?甚至一年学费我都忘了4500?懒得搜了。宿舍没卫生间,公关盥洗室和公共厕所洗澡间啥的。肯定有门了。反正刚进去觉得一切都很好吧!
  不过学校里商店很少,宿舍几乎都很卫生,宿管阿姨确实不错。似乎我一开始就是宿舍长,后来才知道就是经常扫地扔垃圾那个。当然穿的用的还是有区别吧!其实后面这些综合起来也就慢慢自卑了。以后慢慢道来吧!

和一生里我过完的日子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