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正式出征(1/3)


  公元919年元月25日,诸事大吉。
  在用木板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流求大元帅徐浩天意气风发,脚蹬褐色皮靴,身披护胸皮甲(明光铠弄不来),身甲前后在双肩上用带联扣,头戴自制杂色草帽,腰胯一把横刀。
  摆出一个指点江山如画的姿势后,开始向出征的将士们训话。大意是大家要发扬敢杀敢拼的作战风格,要当好汉不当孬种,再次强调不能掉队。
  站在其身后的陈启明高举着新出炉的军旗,旗帜中央是四指紧握的拳头,上边还竖着一根中指,充分显示了徐大元帅的恶趣味和别具一格的个性。
  誓师之后全队开始出征,还未开拔,后将军陈礼就上前请示,至少需要调动80名士兵来推运粮草,让刚刚过上元帅瘾的徐浩天无语,麻蛋,竟然忘记配上民夫了!只好让随军翻译亲自压阵后军,监督土著士兵拉着装载稻谷和椰子糖的小推车出发。
  本次出征,徐浩天只带了150套皮甲,将军、队正、前军打头阵的士兵才有穿戴皮甲的资格,至于皮靴装备全军更不可能,除了当官的,土著士兵全部打赤脚,反正他们都习惯了。大盾、长弓一个都没带,他并不觉得队伍会遭遇大规模箭雨的袭击。
  从前军、中军到后队,行军途中整个队列一直松松散散,队伍拉得很长。
  在第一天宿营时,前军已经准备开饭了,后队才到。饭后徐浩天召集将官、队正开会,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以5人为一排,用绳子捆绑腰身,强行提升行军速度。
  从陈家村出发,一路向东前行,步行两天后队伍到达后世的宜兰附近,一路上行军异常顺利,沿途经过的几个土人村落丝毫无犯。
  在宜兰,徐浩天在翻译陪同下拜会了当地的土人首领,达成了用椰子糖换取金珠宝石及土人的合作意向。
  土人首领对他们的兵器很感兴趣,让徐浩天又动起了小心思,这次出征损坏的兵器完全可以卖给土人首领换奴隶啊!
  于是他提出了用1把横刀换500土人的无耻要求,宜兰土人首领召集附近部落头人商议后只答应了1把横刀换200土人。
  过了宜兰,路径开始变得崎岖不平,这一段后世通往花莲的高速公路,本是台湾东海岸风光最秀丽的路段,但在这个时代,连绵的山地减缓了行军速度,也就在这段路出征大军遇到了第一次袭击。
  在队伍走到某处山脚时,突然从山上冲下来50多个土人,大声吆喝着听不懂的鸟语,拿着竹茅木棍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呼啸冲锋。
  面对杂乱无章冲锋的土人,5人一组捆绑绳子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未经战阵的土著士兵大部分转身想逃,随即被绊倒,成排成排一起倒地,除了前将军陈启明和4个队正,包括徐浩天在内的其余将官均手足无措。

和五代十国大混子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