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5章:邀本官作序?大宋毒舌头苏景明(1/3)

.com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第286章邀本官作序?大宋毒舌头苏景明
  老泉文集,火了。
  大器晚成的苏洵,火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苏洵在汴京城的书生士子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今时谈文章,绕不开苏老泉。”
  苏洵甚是惶恐。
  一时间,许多书生士子都邀他畅谈古今。
  更有一些勾栏瓦舍的名伶魁首愿意倒贴钱财与他晚间在花船谈论诗词歌赋。
  还有人宴请他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
  甚至还有一些大商人,送书,送钱,半夜送姑娘。
  拜帖如雪花一般,人人都想做苏洵的知己好友。
  若是一些年少成名的公子哥儿,大概率会沦陷在汴京城的纸醉金迷中。
  然而,苏洵却非常清醒。
  他深知,这些人不过就是想借着他此时的名气,博名利而已。
  他不喜这些烂俗之事。
  便换了一处居住之所,潜心读书。
  ……
  很快,《老泉文集》便传到了赵祯与士大夫官员们的手中。
  文彦博、范仲淹、富弼等相公,皆赞不绝口。
  一方面是因苏洵的文章与新法的主张甚是契合。
  另一方面则是因苏洵文字锋利,敢于吐真言,揭发了当下的各种弊病。
  ……
  赵祯看过《老泉文集》后。
  在众官员面前,盛赞了《六国论》,称:“此乃治国救世之文,天下书生皆应习之。”
  赵祯盛赞此篇文章。
  除了认为此文确实精彩外,其实另有深意。
  他是在告诉全朝的士大夫官员们。
  大宋日后不可能再犯“赂秦”之错,以后绝对不会用土地、钱物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前些日子的士兵对战,让赵祯对大宋禁军的未来,信心十足。
  此外。
  赵祯称愿意给苏洵留一个国子监夫子的职位。
  当欧阳修将此消息告诉苏洵后,苏洵直接婉拒了。
  《老泉文集》给了他信心,让他觉得他应该以科举入仕,他决定接着考。
  当下的大宋。
  只要不是科举入仕的官员,一般都很难任要职,且会被进士类的官员鄙视。
  强如“从龙之臣”的前首相陈执中。
  都因非科举为官,被人指指点点了半辈子,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了朝堂。
  当下,即使能够荫封为官的子弟,也都会努力读书,争取以科举入仕途,为自己正名。
  ……
  赵祯盛赞《六国论》与赐国子监夫子之职而被苏洵婉拒的消息。
  很快便传到了民间。
  许多书生士子都觉得苏洵做的没问题。
  凭借科举做官,才是正途。
  与此同时。
  一些书生通过苏洵的经历,看到了一条名利双收的捷径。

和我在大宋做台谏官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