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新船下水(1/3)


  尽屠登岛官兵后,冯振棠指挥众人,将他所有秘密山洞里的藏宝,搬到2艘原来承载官兵的战船上。
  整条渔村的渔民也收拾好细软,有序地登上其余4艘战船和之前搜集的8艘海船上,预备一起迁移至流求。
  徐浩天已经跟冯振棠商议好了,全部海盗先迁往流求,不过不能出现在陈家村,只能先去高雄。
  毕竟他们还在南汉官府的通缉名单中,如果贸然出现在陈家村码头,被别有用心的海商发现冯振棠的踪迹,前去兴王府报官,会给陈家带来无尽的麻烦。
  至于冯冰冰,则跟随徐浩天返回陈家村,以后作为他的贴身保镖,形影不离地跟在他身边,预防刺客。
  对于冯振棠的这个提议,徐浩天自然是赞赏的,另外这段时间他跟冯继光混得挺熟,私下打听到冯振棠对他的表现很满意。
  如果日后帮助冯家复兴后,说不定会将冯冰冰许配给他当小妾,一时间将徐大混子乐的找不到北。
  在从南峰岛前往流求的航线上,他们并没有如往常般直航过去,而是绕道东南航向,往南洋航线而行。
  待行至西沙群岛附近,再往北边方向折回流求,这样可以避开南汉舰队的搜索圈。
  经过半个月的航行,他们终于到达高雄,在当地驻兵和土著劳工的帮助下,很快就修建好100多间茅舍,供海盗们居住,先前驻留在陈家村的6艘海盗船和剩余的海盗,也前来与他们会合。
  冯振棠和冯继光先留在高雄,安顿好手下,徐浩天带着冯冰冰则乘搭补给商船返回陈家村。
  在自家宅院安顿好冯冰冰后,徐浩天就迫不及待地回房找陈嫣然,在她的幽怨下尽情放纵,春风几度玉门关。
  此时,时光已来到公元920年4月,流求造船厂大匠们前来禀报,近期又有15艘战舰下水,同时他们已经研制好第一艘新船,邀请徐浩天前去试航。
  徐浩天约上陈松和陈启明前往船厂,看到一艘高大雄伟的战舰平稳地停在船坞里,龙首鲲背,霸气十足。
  新船采用上等的木材,龙骨和肋架用的是产自武夷山的厚实楠木,衬舱底、甲板、舵杆则使用榆木、榔木,舵板和桅杆用杉木。
  为了加强桅杆强度,新船的桅杆还用上铁箍拼接。
  索具出于也用了多种材料,锚绳、缆绳和帆索用大麻制作的粗麻绳。
  船帆则抛弃了笨重的草席竹席,改用从闽越国采购的结实的铜钱麻布。
  船帆的面积远远超出了如今战船的大小,船长度足有十丈,最宽处四丈,主桅高度八丈,两根次桅六丈。
  与唐朝最强大的战舰楼船相比,同样使用了水密隔舱技术,但结实度更高,重心更低,可以抵御海上的狂风巨浪,而且船帆使用更轻便的麻布,极大提升了船速。

和十国浩天帝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