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小而为(1/1)


  ,出自典故。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有一则的故事,讲的是BJ大学老教授季羡林先生。在新学期的新生入学时,一个新生把季先生当成了老工友,让先生帮忙看行李,先生很坦然地答应了这个同学。开学典礼时,该新生猛然发现,原来昨天的“工友”是大名鼎鼎的季先生。什么叫素质?就是高素质。什么是“大家”?这就是“大家”风范。
  名人的故事被人传颂,普通人之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位朋友讲述他安装灯泡的小事儿,让人听后触发不少人生的感想。
  这是一幢6层高的住宅楼,一个单元总共住12户人家。住宅楼建于20世纪90年代,没有电梯只有步行楼道。朋友住在顶层,每天上下楼经过他人门口。楼道里安装有感应灯,方便人们夜里上下楼。这幢楼房是单位的宿舍,因而路灯等由单位安装和维护。然而有一天,单位取消了这些福利,物业管理又跟不上,这幢楼便成了无人管理的“盲区”。偏偏这个时候,楼道里第五层的路灯坏了。
  朋友发现这是很小的事儿,无非是灯泡烧了,一只灯泡才一元钱,朋友自掏腰包买了灯泡,又不声不响地把新灯泡换上。这一换既方便了大家,又无人知道,就像啥事也没发生过一样。不料,不久这只灯泡又烧掉,朋友第二次换灯泡,却引发了一系列事情。
  那天,朋友爬上楼梯扶手换灯泡时,恰巧五楼一户人家开门,那对夫妻出门来见到朋友站在扶梯上。
  “哎,单位指派你负责换灯泡?”那个丈夫诧异地看了一眼,才开口问道。
  “没有呢,是我自个儿弄的,方便大家。”朋友笑道。
  “好,好!既照亮了我们,同时照亮了你自己——谁叫你们家也要路过我家门口呢。”那个丈夫跟朋友挺熟,说话带有点幽默味道。
  恰在这时,朋友的妻子从外面回来,刚好撞见了这一幕,而且清楚地听到了五楼那个丈夫说的话。
  回家关门后,朋友的妻子一脸严肃地问:“为什么把灯泡装到人家的门口去了?”
  朋友干笑着答:“人家不是说了吗,咱们也要经过他家门口。”
  朋友妻子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各人自扫门前雪,凭什么你装灯装到他家门口,他还说也照亮咱们回家的路,这明摆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你闲着蛋疼呀!”
  朋友的妻子越说越离谱,甚至还怀疑到老公是否动机不纯,觊觎别人家老婆的美色,不然怎么这样积极为他们服务。
  此后,朋友再也不敢公开换装路灯,而是趁四下无人时悄悄干活儿。然而再小心也有被发现的时候,好在都是被五楼那户人家的丈夫撞见,要是再被自己妻子发现,那就家里不得安宁了。
  事说至此,应无下文。可是生活偏偏丰富多彩,朋友说给他带来大福利:五楼那家丈夫特地上门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使朋友的孩子考取了一份好工作。这对于朋友一家而言,可是解决了头等大事。
  “现在的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肯做。”五楼那家朋友酒后跟人说过,“就冲着他愿做换灯泡这点小事,我就乐意帮他。”
  “,不吃亏吧?”夜深人静时,朋友得意地问他妻子。
  “算了吧,人家那是顺手帮忙,跟你做那点鸡毛蒜皮的事儿有一毛钱关系吗?”朋友妻子坚硬地问。

和生日感动壮汉文散文集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