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相框(1/2)


  “巢湖站到了,前往巢湖的旅客请下车....”
  安静的车厢中响起播报声,列车缓缓进站,几乎感觉不到丝毫的晃动。
  ‘哧~’车门开启,零零散散三五个人上了车。
  “爸!你别说了!我不回去!”
  一个穿着黑色运动装的年轻人引起了李见峰的注意,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正打着电话,语气极不耐烦。
  “我跟你讲,我一定要去大城市!在咱们这待着能有什么出息?你看看跟你二喜出去几年,家里买了车买了房,你在看看咱们家有啥?!咱们家连个液晶电视都没有!就这样说,我挂了!”
  男孩子不由分说的挂断了电话,找到了自己的座位,11D,就坐在自己的旁边。
  ‘液晶电视嘛...’李见峰不由得微微摇头,苦笑。
  ...
  五岁的李见峰藏在爷爷的身后,小手死死的捏着爷爷的衣角,探出半颗小脑袋偷偷的看着眼前‘陌生’的老人。
  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王老师。
  “还真有件事要麻烦您...”爷爷陪着笑脸,脸上的皱纹笑起来像是一朵菊花,灿烂中带着些许的苦涩,接着说道:“我们家小峰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我在想,能不能让他插个班,跟着上学?”
  “小峰这孩子才五岁吧?”王老师眉头一皱,道。
  “五...”李见峰刚刚张嘴,就被爷爷轻轻一捏,顿时把剩下的词咽进了肚子里。
  “五岁半了,也就差了半岁。”爷爷恳求道:“我知道这不太符合规定,但是现在家里就剩我和他奶奶,我们年纪大了,带着孩子越来越不方便,孩子的小伙伴今年也都该上学了,到时候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王老师只是平日里跟村民接触不多,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村里的事情自然是知道一些,再说这孩子的父亲也是自己曾经的学生,对于他们家里的事情自然是有一些耳闻,又怎么会不知道这孩子刚刚‘五岁’。
  不过,孩子爷爷说的倒是真话,两个老人带孩子不容易,村里又传了一些孩子爸妈的‘风言风语’,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确实不太好,虽然说规定‘六岁’才能上小学,但是在这小山村里,户籍制度本就不健全,很多孩子都是没有‘户口’,倒是很少有孩子因为‘年龄’上不了学籍。
  那时候的农村、山村就是这样,想要孩子继续上学的,上户口的时候就会把年龄报小一点,想要他们出门打工的,就会把年龄报大一些,报大个三五岁是普遍现象,老老实实的报实际年龄的孩子,倒是不太多见。
  想想孩子家里的难处,王老师微微叹息,道:“咱们进来说吧...”
  “好!”爷爷不由得一喜,王老师这话一出,今天这事就算成了!
  李见峰拉着爷爷的衣角,跟在其身后进了房间。
  山间的昼夜清冷,这个小房间也没好到哪去,冷的厉害,饶是放着一个小煤炉,也架不住房间‘呼呼’漏风。
  小小的房间不过十几二十平米,一览无遗,房间的一侧放着一张床,床的内侧整整齐齐的放着数十本书‘资治通鉴’、‘王阳明’、‘史记’...
  床头有一个小小的衣柜,柜前放着两双鞋子,门后有一个脸盆架,上面放着一个带着大红花的搪瓷盆,上面搭着两条毛巾,干净、老旧,雪白的颜色能依稀看的出模模糊糊的‘囍’字,擦拭的地方很严重的‘脱丝’。
  除此之外,就是窗边的小煤炉,上面坐着一个热水壶,下面的‘炉架’上有一个小炒锅,上面扣着黄色的锅盖。

和小花园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