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乱兵(1/3)


  洛阳城内的火并只持续了三四天,很快就结束了。
  齐王司马冏怎么也没想到,他费尽心机,把诸王的亲随、党羽都请出了城外,结果是这么一个下场。
  心腹将领董艾手下有两千门客,长沙王司马乂手下只有百余部曲,最后硬是让人家绝地翻盘,获得大胜。
  临死之前的司马冏是憋屈的,但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
  也是在这一刻,他突然间良心发现。
  自元康元年(291)贾南风召楚王司马玮进京杀外戚杨骏开始,这个天下就乱套了。
  宰相杨骏、帝师卫瓘、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废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等名臣宗王先后被杀,如今又轮到他齐王司马冏,或许还有他的弟弟北海王司马寔。
  司马家的子孙,多死于司马家子孙之手。
  司马家的兵马,多消耗在自相征伐之中。
  司马家的天下,在逐渐崩溃。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他惨笑两声,闭上双眼。
  大刀迅疾砍下,司马冏的头颅滚落在阊阖门外。
  他死之后,三个儿子被送往金墉城囚禁,党羽尽皆夷三族。
  曾经烜赫一时的齐王司马冏势力,就此烟消云散。
  惊魂未定的天子大赦天下,甚至都等不及过完本年的最后几天,当即改元太安。
  上台的长沙王司马乂,也是焦头烂额,他的首要任务是劝退已进军至洛阳西大门新安县的关中兵马,其次是安抚好尚在城外的数万豫州兵。
  后者好处理,司马冏已死,朝廷发出退兵诏命,那些世兵军户们没有理由再为司马冏卖命,还不如趁早赶回家忙春耕。
  况且,当初司马冏起兵讨逆后,为表示高风亮节,卸任了豫州都督的职务,如今坐镇许昌的是安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范阳王司马虓(xiāo),让他把兵领回去名正言顺。
  前者就比较麻烦了,需要复杂的利益交换。
  成都、河间二王原本是打算率军进京的。他们料司马乂无法解决司马冏,于是打着利用他的主意,制造洛阳混乱,然后长安、邺城大军蜂拥入京,攫取权柄。
  但谁能想到,司马乂拼死一搏,竟然把司马冏给杀了,同时还控制了朝政,天子诏命一发,河间、成都二王失去了进京的合法性,此刻怕是正急得跳脚呢。
  东海王司马越第一时间站队新的胜利者,依附长沙王司马乂。
  老实说,稍稍有点难看,因为他在此次火并中啥也没做。不过他也有理由,身边只有五十名朝廷配发的侍从,无兵无权,能咋样?
  许是司马乂需要拉拢宗王,于是给了司马越一点好处:整个东海国七县全划为其封地,而在此之前,只有六县,并且让司马越兼任东海国国相。
  要知道,在此之前,虽然司马越食封六县,但并不代表这六个县就归他管了,因为他的食邑只有五千户,本人更没挂刺史、国相或都督等职衔,与其他宗王比,差得有点多。
  这次算是军政一把抓了,终于可以同其他宗王看齐。
  其实吧,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好处,但司马越什么都没做,不是么?
  他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不敢像司马乂那样提前布局,更不敢像他那样手头只有一百多党羽就拼死一搏。
  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能有收益就不错了,别要求太多。
  而洛阳城内的局势稳定后,城外的乱局才刚刚开始……

和晋末长剑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