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乱子不休(1/2)


  在以往的年月里,这些事少有人所知,但不代表没有发生过。
  每年秋闱春闱总会有几个举子,莫名其妙的死在某处,或是就此失踪。
  有时候能探查出这些事,多数时候是草草结案。
  凉国和玉桓之间的争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明面之外,也在这些地方发生着,都是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其中多少有抱负的英杰,死的不明不白,着实有些可惜了。
  有些人的策论不被玉桓赏识,却被凉国奉为珍宝。
  就比如凉国某地现在的领主,他就曾是一个落榜的书生,结果他那不被赏识的策论,被凉国主君当成了珍宝,掳去凉国之后,让他参与了凉国军制改制,封官封地风光无限。
  玉云城陪都的秋闱,虽然只是考出举人,但也被凉国的探子给注意到了,虽然不知道他们渗透到了何种程度,但他们能看到刘世安的策论,便能说明他们的人已经渗透到了学政之中。
  思虑到这些,余往也有些忧愁,现在他也不是顾虑这些事情的时候,最应该关心的事是保住刘世安,让他这个有望解元的书生能安稳的活着,不至于未曾展露政治才华就夭折了。
  “凉国,他们能渗透进来干这种事了?!”厨子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
  他对于天下大势知道的太少了,在他的眼中凉国之人还是四十年前的淳朴牧民。
  “二十年来,建制不稳,混迹进来一些,并不意外,只是看来,渗透的有些深了。”余往说着,看着一脸惊讶的刘世安,好奇的问道:“你那三篇策论,书写的到底是何种东西?为什么引得凉国这么大的反应,上一次如此反应,可还是范大先生的牧边论呐。”
  刘世安一边回想着,一边说着,“我所书写的,有范大先生牧边论的启发。结合这次的考题,我予以的是三篇策论,一篇针对凉国的军制,我从其弊端,将之剖析明了,并给出了一些应对之法,可以动摇凉国的军伍的根本。第二则是瓦解凉国的治理之法,并非前朝的羁縻,优化了一下范大先生的牧边法,还有第三则就是税法,我针对了一下凉国与我朝的税法,从大方向上写了一则策论,来以税法压服凉国。就是这些了,我可以默写大致给你们看的。”
  “准备的事情不忙说,你先去冰窖里呆着吧。”余往听着刘世安的话也是扶了扶额,“你这一篇篇策论,都是往凉国心窝子里扎啊!最后一则,若真的让人知道了,可不只是凉国,就是天下的世家,都得把你给炖了,你这是要割他们的肉啊。”
  “比割肉更狠,若采纳了,凉国完蛋,世家大族也会被逐步瓦解。”听着余往这么说,刘世安又很有自信的补充了一句。
  余往扶了扶额,催促道:“不管你的策论如何精彩,现在,赶紧去地窖里呆着吧,他们的目标是你,在这里真不好照应。”
  “好。”刘世安听着余往的话,也不再纠结什么,拉着李玉屏就一起躲入地窖之中。
  “繁星,你也去吧,你帮不上什么忙,跟他们两个一起呆着吧,刚好也可以替杜叔看着世安。”墨潇潇看着张繁星,轻言说着,转过头就看向了余往。
  余往的目光跟墨潇潇对上了,耸了耸肩,“我就不去了,我虽然没有内力,但轻功还是可以的,躲开暗箭不是什么问题,而且接下来我还得去官府报官,这种事得报上去,让他们三个在地窖里呆着,等之后一切安排妥当了之后再出来。”
  “嗯。”见到余往这样,墨潇潇将喉头的话语咽了下去,点了点头。
  ······
  张繁星刘世安李玉屏他们三个待在了地窖之中,厨子和墨潇潇他们两人在家里,警戒着外面。
  余往孤身一人就去往了衙门,原本墨潇潇要陪着他一起去的,余往不愿她涉险,非常坚定的给拒绝掉了。

和除魔余者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