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强的矛和最固的盾(1/2)


  2021年8月2日,正值岛国东京的雨季,天空宛如被突然打开的巨大喷头,密集的雨点猛烈地打在武藏野森林综合体育馆馆顶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上。一道闪电划过,乌云所带来的黑暗与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体育馆相映成趣,一切宛如魔幻。
  馆内即将进行的是东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决赛,在球迷热烈的呼喊声面前,暴雨声被掩盖的悄无声息。此刻,全球有亿万双目光都紧紧盯着赛场,期待着这场比赛的开始。这将是被誉为“最强之矛”的中华国选手林星宇与被誉为“最固之盾”的马来国选手宗伟之间的终极决战。
  羽毛球比赛场地为确保采光,在四周安装了具有恒定色温的无主灯,确保明亮而不刺眼。在明亮的灯光后面,赛场的黑暗过道里,宗伟静静地坐在一张扶手椅上,手里拿着球拍,专心致志地调整着球拍上的绑线。他通过这种方式努力保持内心的平静,他已经赌上了一切,他必须获胜。
  作为一名35岁的羽毛球老将,宗伟的生命早已与这项运动紧密相连,羽毛球对他来说,是超越一切的存在。然而,命运却突然给他抛来了一个重磅炸弹——鼻咽癌。
  医生的诊断清晰而明确:“必须立即停止训练,接受抗癌治疗,否则癌细胞继续扩散将危及生命。”对于宗伟来说,这意味着如果接受抗癌治疗,他将不得不提前告别挚爱的羽毛球赛场,宣布退役。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妻子泪流满面,苦苦哀求:“如果你还爱我,就去治疗,我不想失去你。”米斯本教练也红着脸对他怒吼:“不打球还可以当教练,你还是没有离开羽毛球赛场呀!”朋友们陪他痛饮,醉倒前搂着他滑落在沙发上,口齿不清地说:“兄弟,要知道,你已经是马来国历史上最强的了……”
  家人和朋友的劝说像一把把小刀,深深扎在宗伟内心最柔软的部位,让他心痛如刀割。然而,在这关乎生命与荣誉的抉择中,宗伟最终选择了继续备战奥运会。他有着自己的坚持,那份对羽毛球的热爱与执着,那份对奥运金牌的渴望与追求,让他无法放弃这最后一次的奥运机会。他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宗伟的身世并不显贵,他降生于马来国西北的静谧小城槟城,一个清贫的家庭是他的起点。在他的童年记忆里,羽毛球是唯一能为他带来欢声笑语的事物。即便家境贫寒无法承担昂贵的羽毛球拍,他也未曾退缩,家里的平底锅成为他的替代工具,他倾尽全力去练习、去挥动。
  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他靠着打零工攒钱,用了两年的时间,终于凑齐了属于自己的羽毛球装备。贫穷没有击垮他,反而塑造了他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性格。
  很快,宗伟的羽毛球天赋开始崭露头角。他天生拥有超常的动态视觉,能精准预判羽毛球的飞行轨迹,并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他在马来国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中一举夺冠,成为男子单打比赛的冠军。
  米斯本教练看中了他的潜力,将他收为弟子,并倾囊相授自己的得意之技——马来步。这种步法不仅增加了移动速度,还能通过灵活调整步伐保持身体平衡,进一步提高防守能力。宗伟更是匠心独运,将音乐与马来步巧妙结合,创造了“律动”马来步。他在赛场上踩着音乐的节奏移动,将步伐与音乐融为一体,以此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移动速度。当“律动”马来步与宗伟的动态视觉完美结合时,他的防守变得无懈可击,让对手束手无策。
  2002年,年仅16岁的宗伟踏上了马来国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组的赛场。他凭借着超越年龄的技艺与出色表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桂冠,成为马来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羽毛球冠军。

和羽世无争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