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代父出征,重燃梦想(1/3)


  炊烟袅袅,霞沉暮起残阳落,如诗如画醉人。
  一辆老式城乡公交车戛然而止,停在了机耕路旁边,正在听着《稻香》的余三水,摘下耳机,从车后门跳了下来。
  看着眼前的一片稻田,余三水舒展了一下臂膀,与大自然时序同呼吸,全身心都浸润在周遭那宁静甜美的乡野之中。
  他抬头仰望天空,又低头俯视大地,再次回到了这片熟悉而又向往的土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宛若城市的嘈杂和忧虑,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范城,我回来了!”
  范城,说是一座城,其实它,是革命老区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一个僻静的小山村。
  它坐落在厚重的山峦之中,被古老的森林环抱,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自然气息。
  静谧的乡间小路蜿蜒曲折,两边是稻田和菜园,一直延伸到山脚下。
  那儿,潺潺的溪水声,始终在耳旁回荡。
  范城,连片的土黄色泥瓦房,已有百年的历史,静静地矗立在山腰上,仿佛在守望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木质的门扉上,雕刻着‘范城蛇图腾’画像,辅以精美的吉祥图案,相顾左右。
  一木一草一枯荣,一山一水一画卷,世间万物皆如梦,唯有自然恒久远。
  青岗石板路、古井、石磨,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村里的老人说,这些老房子,老物件,在范城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家族的象征和传承。
  范城范氏,本是大姓,在百家姓当中排行四十六。
  据说范城一脉,出自湖南宜章,其祖上文海公,自福建迁徙至广东韶关,后分支定居湖南宜章,有分支迁重庆梁平。
  候选字辈为:“品立仰儒林,忠信先传久,和庄自守申,谟谋荣世古,博济列为金,善继书香盛,贤才昌大兆,光裕垂微音。”
  延至今天,适逢‘才’字,‘昌’字,‘大’字,‘兆’字,祖孙四世同堂。
  而,余三水年富力强,正青春,本该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但他大学毕业之后,选择留在了城市。
  蓦然回首,时光荏苒,已过七年,一切皆变,唯有范城风貌,依旧如故。
  “是三水满仔,回来啦?快去看看吧,你们上范家,要吃零鸭蛋咯。”
  刚到村口,一老太揉了揉朦胧的眼睛,拉扯着嗓音问道。
  “山婆,是我回来了,喔……疫情刚解封,村BA又开了吗?”
  余三水,一拍脑袋,山婆的提醒,这才想起,范城这地虽然穷,却是近几年时间,短视频火出圈的‘村BA’的发祥地之一。
  “开了,也不知道你舅他们,折腾个啥,田都不种了,天天抱着个球比划来比划去的,看着倒是挺热闹的。”
  山婆是范城的老人了,思想也比较传统,对于新鲜的事物,自然难以接受,但余三水却非常有耐心的说道:“那叫和美乡村篮球联赛,现在全国各地都火着呢,山婆。”
  “唔……和美乡村……全国各地……?”
  当余三水想起‘村BA’,脸上绷不住的兴奋,打篮球,是他埋藏在心里多年,一直未能如愿的梦想。
  现在的他,正遭遇失恋和失业的双重困境,打算回家休息一段时间,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余三水急切地走向范城村委会,那里是村支两委,新建的临时篮球场的地方。
  这个篮球场,是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乡村文化建设,滋养村风民俗,并呼唤乡村文化自信。
  余三水刚抵达村委会,映入眼帘的是热闹非凡的场景,人头攒动,喧嚣沸腾,老老少少们各自兴奋地吹着口哨,热烈地呼喊着。

和春风十里村BA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