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淡化的过往情谊 5(1/2)


  陈达接起我的电话后告诉了我个地址,燕空寺。我的心中有一种奇怪的预感,他该不会看破红尘,从此遁入空门了吧?
  当我到达的时候,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没有出错,在进入大大的“燕空寺”山门后,在客堂迎接我的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面孔。那位僧人穿着一身僧袍,他们管那叫“海青”,当他主动叫我的名字的时候,我还是愣在原地好一会儿,眼前的这个人实在与我记忆中的画面完全不一样。
  “陈大师,阿弥陀佛。”我双手合掌说道。我相对来说还是知道佛教的传统的,不管以前怎么称呼人家,现在他落发为僧,直呼其名多有冒犯,称呼大师再好不过。
  “林施主,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呀。”
  随后他领我进了茶室,从外壳精美的盒子中拿出了一盒茶叶,上面印着三个大大的毛笔字,“大红袍”。那一盒中分三小盒,每小盒中只有两泡,我不禁将那盒子拿到手中,定睛一看,上面写着15000这五个数字。
  “这茶这么贵吗?”我不禁问道。
  “有位开工厂的香客供养的,今日难得林同学来拜访,贫僧需得好茶相待啦。”
  我不禁看着他的样貌,从前那头“杀马特”也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光溜溜的脑袋,脑袋上还印了两排,一排四个的香印。
  这让我都没想把张文正的事情先拿出来问,倒是特别想听听是什么指引着他走进了佛门重地。
  他端起茶杯,缓缓道来。
  他出家已经七年了,也就是说他是在二十四岁那年觉得的,那时候刚刚大学毕业两年,也没有回来家乡,而是选择在大学的所在城市发展。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他大学的所在城市比家乡的这座是要发达许多,况且他又是读传媒系的,经常走街串巷的寻找有趣的故事,故而渐渐地对那座城市产生了不同的感情;二是他的女友是他的大学同学,两人毕业了都决定应该待着发展,离开家乡的那种人情世故,可以在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慢慢打造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
  事情这样的设想确实是挺完美的,连我听到这里都不禁为他感到高兴,刚想要继续问他为何突然改变主意时,他摇着头继续说道。
  他说,女人啊,女人。你说说,她们这类群体有时候到底在想什么呢?在问到我的感情状态如何时,我连忙证明我自己至今依旧是单身状态,兴许过几年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单身贵族”了。
  他被背叛了……
  他的那个女友是从大一开始一直走到了二十四岁,也就是十八岁上的大学,总共走了六年。这让我不由的摇了摇头感到惋惜,现如今能够从校园一直相伴走入社会的鸳鸯已经不多了。
  “她怎么了?”我知道这问题如同是割他伤疤,随即捂住了自己的嘴表示自己多嘴。
  他摆了摆手,“我六根已净,平时这些事都是茶余饭后跟其他施主闲聊也会说起,来找我排忧解难的也大多都是在感情上有伤痕的男人。”
  她在大学是读财务系的,这种类型的女子出了社会之后从事秘书和公司财务的相对较多。而他女友就是从事秘书的工作,我们常常听说一句调侃语,“白天有事秘书干,晚上没事……”,你懂得。
  他说,刚开始他们毕业后就在离市中心乘地铁差不多二十分钟的地方租了个小公寓,虽然不大,但足以支撑着他们两个的梦想。陈达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或者编辑,他也确实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而渐渐地他早出晚归,有时候因为一个热点,就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这时候,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简单来说就是移情别恋了。

和交错的岔路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