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一 特色农贸大集(1/2)


  顾全也没在意被打断说话,他还对着那位村民代表笑了笑呢,然后接着又说道:“我想建设的这个大集是我们这的特色大集,不仅仅是像周围村镇上的那种集市。”
  “那是什么样的集市啊?”又有人小声的问道,村里人有时确实不守纪律。
  顾全依旧不在意,继续说:“我的想法是:我们每隔一天就办一次大集,每个大集还要不一样,这就使得大集要经常办、人流一直也不断,然后就能带动我们村的经济发展了。”
  这时连李继民自己都忍不住问道:“顾村长,你详细说说,我们还是不太明白呢,怎么个大集经常办?总有大集那不让人感觉疲劳吗?谁会天天来啊?再说我们这个小村,天天有大集,那也没谁消费啊?人家摆摊的也不愿意来啊?”
  “我说了啊,每个大集要不一样啊,我们这个大集,每个月的逢一的日子,也就是一号、十一号、二十一号这三天就按照正常的大集安排、也就是百货大集,让各种小买卖的摊贩来摆摊营业;逢三的日子,也就是三号、十三号、二十三号这三天就变成了畜牧大集,专门的请养殖户来,把他们的猪、牛、马、驴、羊等等牲畜赶来,在这个大集交易;而逢五的这三天,就安排想要卖掉的农用机械、旧的家电、自家汽车的人来交易;逢七的日子呢,就让那些想出售鸡、鸭、鹅、小猫、小狗等等家禽、宠物、花草的人来这里交易;而逢九的日子……”
  顾全没说完,陈浩那边听兴奋了,抢着说:“逢九那三天就卖蔬菜水果吧,夏天的时候我们自家产的蔬菜水果也可以拿来交易。”
  “不不不,蔬菜水果在我们这里产出时间比较集中,只有夏秋季节才有,如果每个月单独用几天的时间来安排交易这些,那太浪费了,而且还会造成大集的不连贯,所以我认为蔬菜水果的交易可以见缝插针的安排在没有特定大集的日子里。”顾全说。
  “啊?啊,那逢九的日子你安排什么大集啊?”陈浩带着尴尬问。
  “逢九的日子里,我们就举办文化大集。”顾全说道。
  “啥文化大集?”大家又不知道顾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文化大集就是我们要举办大秧歌、广场舞、二人转、图书展、歌咏比赛、杂技演出等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活动,这一样可以吸引人们前来观看啊,也能让人流不断。”顾全说:“当然,在文化大集上,也可以安排卖食品、小吃的摊位。”
  “咦、这是增加我们村的文化生活啊?”陈浩惊讶的说。
  “不仅是增加文化生活,我主要的目的还是增加经济活动。”顾全解释说。
  “那个、顾全、顾村长,我没明白啊、你创办这个大集怎么让村里赚钱呢?”王斌问道。
  “哎呀、王会计,这个简单啊,就是谁来摆摊谁就要缴纳场地费,这不就是收入吗?”陈浩抢先说道。
  “那因为你要收场地费,人家就不来摆摊了呢?”王斌再问道。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最初我们是不能收场地费的,而且还需要给予摆摊者一些补助;但是等到我们的大集打响了名声,成了交易者不可或缺的场所后,我们就要收场地费了,甚至那个时候我们可能还会收停车费呢;另外,大集上可不是只收场地费的,我们可能还要收取交易费用,比如牲畜大集上,要是交易完成了一头牛,那我们可以按照规定收取交易金额的千分之几的交易费,这叫交易佣金,农机交易、车辆交易都可以收这样类似的费用;这些收费我们在申请大集执照时,要和管理部门报备清楚的。”顾全说。

和村风袭袭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