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支教(1/2)


  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和乡里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呢?这个问题一直迷惑困扰了易小天大学整整四年。直到毕业典那天,老校长说出那句“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时,他才真正知道人是有很多种活法的。
  老校长说出那句“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的寄语时,场下很多人的嘴角都带着讽刺的笑意。那一刻易小天忽然明白,他们纯粹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们根本没资格谈幸福与追求。他们在冷笑,易小天却在哭泣。
  那一刻,易小天告诉自己,绝不让别人来安排自己未来的路。
  后来事实告诉易小天,冷笑才是正常的,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生活的本质是平凡与冷漠,老校长那样无病呻吟的话语根本无法让大家变得慷慨激昂。
  每个人的未来都被现实这个巨大漩涡牵引着,没有人能够摆脱。总有一天,你会在漩涡中随波逐流,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逆流而冲出漩涡者,寥寥无几,不是疯子就是哲学家。
  .
  .
  有时候易小天甚至怀疑大家对同窗表现出来的依依不舍也全都是假的,因为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在毕业的时候都可以抱头痛哭。但不管怎样,毕业各奔东西的情绪还是缠绕了他很长一段时间。那些人,恩也罢,怨也罢,讨厌得想吐的,恨不得想杀的,尽管那时候觉得对方有多么多么不堪,现在觉得都是很好的,毕竟大家在一起经历了那么一段时光。
  无病呻吟也好,单薄无力也罢,反正在那一刻,老校长的话感动了易小天。
  毕业典礼那天,易小天对自己说,从明天开始,怎么也要好好生活。但当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的时候,他才知道,别说好好生活了,就连活下去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觉睡醒,现实告诉他是时候该变成熟一点了,是时候该想想何去何从,因为从今天起就真的无家可归了。
  快毕业的那段时间,迷茫情绪一直笼罩着易小天,让他心情怎么也无法舒畅起来。
  易小天不可能一毕业就回老家。他害怕父母绝望的眼神,于是只好骗家人说已经找到了工作,很快就能在大城市里立足。但到底能去哪呢?他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变得焦虑迷茫。
  易小天需要一个去处,哪怕这个去处只是一种对人生的逃避。
  前一段时间,学校有个应届大学生下乡支教的志愿者招募。正愁找不到工作的易小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到异常的兴奋。下乡教书,温饱不愁,而且可以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留下足迹,山区里,老师便是孩子们唯一的光明,想想都知道那该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易小天想也不想便马上便报了名。他想要证明自己还没找到工作并不是因为眼高手低,只要有合适的去处,他也能义无反顾地奔赴。
  易小天报名的是语文支教老师。预选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他名列前茅。然而成绩公布的第二天,他便被通知不能成为支教志愿者的一员。他的第一反应是错愕,接着是大骂,最后是无尽的失望。
  易小天咽不下心中的委屈与不解,于是找到支教志愿者队伍的负责人质问为什么他会落选。
  负责人说这次的支教活动是由政府和学校联合组织,支教回来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有的甚至可以直接被推荐进去相关政府部门工作,所以在选人方面比较严格,除了要求预选考试成绩优秀之外,还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达标,这次报名的很多都是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支教名额有限,不能每个学生都兼顾到。
  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易小天无话可说,心中像吃了黄连一样苦涩。懂了,懂了,他能不懂吗?他心里在冷笑,这还算是支教吗?这只是某些人联合学校、政府做的一场戏。这场戏最终的受益者是那些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而山区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只是被拉出来当了一下群众演员。他很想笑,笑那些沽名钓誉的人,笑自己的无知天真,笑这个奇怪的世界。支教这伟大而神圣的行动竟然也变得如此欺世盗名,他的心在淌血。怒火瞬间染红了双眼,他在办公室里发了疯地乱砸,然后把负责老师打得头破血流。早知如此,他死也不会报名参加这破志愿者活动,至少支教这个词在心里还能以光明的形式存在。

和烟消云散之时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