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淞沪办事处(1/2)


  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究竟能保持多长时间的新鲜感,是很难确定的一件事,但通常情况下,比起过年在父母身边不被嫌弃的时间,长不到哪里去。
  在香江痛痛快快的游玩了近一个月,槐花也有点厌烦了。
  即便这个城市依旧有很多还未涉足的地方,也依旧充满了魅力,可没怎么出过远门的槐花还是有点想家。
  在征询了王姑娘的意见之后,贾老师很快安排好了后续工作,等过了立秋,便带着几个人回了内地。
  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出行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而以后只会更轻松,所以没有多少羁绊。
  回程的时候,没有像往常那样,从广州直飞燕京,而是在广州逗留了几天后,飞往了淞沪。
  没有比较,就不会切身体会到发展的差距。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那里都是国内经济的中心,他想带着几人去亲眼看看那座城市,让他们感受一下与燕京和香江的不同。
  从虹桥机场出来,汇合了长安置业在沪办事处的人员,贾老师一行直接回了陕西南路的老洋房。
  这栋宅子是早年一家合作伙伴的产业,有一栋三层的主楼,外带一排平房和一个小花园。六十年代中期便将产权转给了贾老师,只是一直租借给了一家事业单位做办公用房。
  前几年就被他收了回来,重新做了翻修,作为自己每次往来淞沪的落脚点,以后也将是贾家在沪的长期住所。
  像这样的产业,在茂名南路、襄阳北路和愚园路还有几幢,只是建筑规模和新旧程度不一,收回来的时间也有早有晚,还都处在装修阶段。
  未来这些产业,不管是挂在小当、槐花和王渃嫣几个妹妹名下,或者成为贾老师其他女人的物业,都将是一笔不小的资产。
  长安置业的办事处也是一栋老洋房,就在离此不远的襄阳南路上,那里也是贾老师的私产,去年租给了办事处使用。
  目前办事处涉及的工作和项目并不多,主要是置业公司今后对沪投资的前期接洽,以及香江那边电子、服装工厂订单的代工管理,再就是老板交办的各项事宜的落实工作。
  办事处的负责人姓沈,是从香江那边过来的。
  祖籍宁波的老沈,人有些胖,随时随地都笑眯眯的,被底下的员工叫做笑面虎。
  两位副主任,都是淞沪本地人,年龄也都在五十开外,与贾老师也打过几回交道。
  姓梁的副主任祖上原本是一家洋行的买办,颇有些产业,算是一个标准的小开,小时候也是着实阔过的,只是这二十年来日子过得心酸难言。
  在见到办事处的招聘启示之后,老梁便立刻投效过来。应聘的当天,就把自己好不容易谋划来的工厂工作,交给自己的儿子接了班,没有丝毫犹豫。
  这个人的其他能力如何不论,但若说公司上下谁最懂淞沪风情,则非他莫属。
  外滩上的哪一栋楼,是谁家的产业,这家又是怎么败落的;豫园周边的哪家店最好吃,大师傅又是什么样的师承来历;复兴路上的老洋房,在私人手里的还有几家,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弄到手……

和此去诸天讨生活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