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夺婴(1/1)


  郡王府内,三清老人眼观鼻,鼻观心,双手结印正在打坐。忽然心中一动,跳下床榻直奔郡王奕礁书房处走去,求见郡王。
  进屋之后,三清老人拱手施礼道:“禀殿下,今夜四更时分,双生之术即将圆满,届时老夫将为郡王妃引出毒胎。为此特来请示殿下,那引出的毒胎该当如何处置?”
  奕礁沉吟:“传召宗正府,认祖归宗之后下葬吧。”
  三清老人摇头道:“殿下此举恐为不妥,早夭之子怨气过盛,倘冲撞了宗祠,恐怕会对殿下和奕孺世子有所不利。”
  “那当如何?”奕礁抬眼问道。
  三清老人说道:“陈敖一生极尽心血钻研这左道之术,如今,蛊毒尽数汇聚于此子一人身上,再加此子怨气冲天,老夫可施另一秘法,将毒胎炼制到一把宝剑之中作为剑魂,留待奕孺世子使用。此剑与世子心意相通,想必此绝世神兵在世子手中必定如虎添翼!”
  “同为本王血肉,如此这般,却是对此子不公啊。”奕礁仿佛不忍,喃喃说道。然而很快一抹狠厉之色闪过,对着三清老人交代道:“行事之时避开郡王妃。”
  “遵命。”三清老人眼露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拱手告退,向着王妃寝宫而去。
  三更过半,姜野早已手执官刀,身穿军服站立在郡王妃寝宫之外。双目微闭,心神汇聚于双耳之上,仔细向着寝宫内听去。只听得郡王妃不住地痛苦呻吟。不多时,一黑袍老者自远处快步走来,推门进入寝宫之中。姜野握紧官刀,虽是寒冬腊月,汗珠却也不由得从额头缓缓滑落而下,落地成冰!
  三清老人走进殿来,不待郡王妃发现,抬手一挥,一道赤霞笼罩在王妃面部,王妃便沉沉睡去了。只见三清老人伸手探向怀中,取出一个黑色的精致玉瓶,拔下瓶盖顿时有一缕黑气冲出。左手结印,汇聚一道无形之气,翻手向这黑气一指,顿时将黑气束缚其中。
  三清老人口中念念有词,黑气缓缓飘向郡王妃,方一接触,郡王妃脸上便浮现痛苦之色。三清老人以指作剑虚空一划,王妃的小腹便破了开来。只见三清老人手中不停,手指连弹,一道道真气打向王妃小腹之内,手上动作略一停滞,虚空伸手一捞,便将一男婴抱在手中。三清老人又从怀中取出一个白色玉瓶,倒出些许粉末,撒在王妃伤口之上,那伤口竟肉眼可见的快速愈合起来。
  再看那男婴紧闭双目,呼吸微弱,身体之上竟有无数黑色纹路,细看之下,这些纹路竟如同活得一般不住流转。三清老人看向男婴,面露贪婪之色。随即不再迟疑,转身推门而出。就才刚一出门,只见冷不防的寒光一闪,一把官刀斩落直冲自己面门而来!
  三清老人来不及反应,只得堪堪侧身躲避,被那把官刀结结实实地砍在了肩头之上。三清老人吃痛,手中一松,那男婴便要掉落在地,只见姜野连忙俯身,一把将男婴捞在手中。扭头便跑。周围一众军士见此,迅速围拢过来,纷纷抽出刀来向着姜野挥舞追去。
  只见姜野扯下袖袍,将男婴绑在胸前。一路且战且退,伸手向腰间摸去,取出一个玉瓶,向手心一倒,只见一粒豆子大小的乳白色丹药滚落,慌忙喂到男婴口中。丹药方一入口,男婴便睁开双眼大声啼哭起来。眼看身后军士越聚越多,姜野高高举起玉瓶狠狠向地面摔去,“啪”的一声碎溅开来。
  就在此时,只听得远处天空一阵隆隆作响,似有狂风骤雨将至!仔细听去,云层之中竟隐隐有阵阵爽朗笑声!三清老人面色骤变,大声对身后军士喝道:“快,杀了此人,夺回小殿下!”
  话音未落,却有一青衫老者自云层之中翩然飞下,落在众人与姜野之间!
  姜野拱手参拜,青衫老者却并未看向姜野,反而目光一扫,落在了三清老人身上。随即冷笑道:“先生也想夺我机缘么?”三清老人闻言,瞬间觉得周身麻木,随即喉咙一甜仰头向后倒去。
  见此,青衫老者嘴角冷笑,转身看向姜野胸前男婴,竟毫不掩饰贪婪之色虚空向男婴抓去。
  就在这时,只听王妃寝宫之上一声佛号响起:“阿弥陀佛,施主且慢,还请放此子一条生路!”
  顿时,金光自宫殿顶端播撒而下,金光之中,一个僧人身影缓缓降落。眼见来人正是灵济寺方丈,了真和尚!
  青衫老者面色大变,竟向着了真和尚失声叫喊道:“老夫等此子等了六十年,大师如今安敢坏我机缘,你辈出家之人就不怕沾染因果吗?”
  了真和尚苦笑道:“既是因果,坐视不理便能躲去吗?”
  青衫老者不怒反笑:“以大师修为想要击退老夫,怕是痴人说梦吧!”
  了真和尚听罢,面露狡黠之色道:“小僧无意与施主动手,只消拖得施主一炷香时间便足矣了。”
  青衫老者心中巨震,面色变了数变,长叹一声道:“罢了,此子便交予你,但这姜小友与老夫有旧,老夫要将他带走。
  了真和尚微笑点头:“施主自便。”
  听罢,青衫老者虚空抓来姜野胸前男婴,向着了真抛去。
  了真小心接下男婴,向着老者施礼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青衫老者脸上闪现一抹狠厉之色,单手按住姜野肩头破空而去。老者刚走,了真和尚脸色大变,一步跃下宫殿,向着灵济寺夺路奔去!
  不消半炷香的功夫,了真和尚怀抱婴儿来在了灵济寺山门之前,心中一股不详的预感涌现。脚步不停,迈步向山门中走去,隐隐觉得寺中有一股血腥味道,这味道越是向前,越是刺鼻。待了真走到大悲禅院之前,见到眼前惨象,两行热泪顿时夺目而出:这夜,灵济寺中大小僧侣一千三百余人,无一生还。

和剑雨山河传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