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九阴真经的下落(1/2)


  而在华山论剑数年之后,王重阳就成为了道门新进大宗师,和其他五绝之间彻底地拉开了距离。
  江湖传言,王重阳能够突破大宗师的藩篱,全是依靠《九阴真经》的帮助,对于这个传言,有的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而有的人却对此深信不疑,而王重阳也从来没有正面说起过他能够突破大宗师的境界,与《九阴真经》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原著里王重阳并没有修炼九阴真经上的武功,但是这个世界他有没有修炼,赵轩也不知道,不过他手上有《九阴真经》却是事实,然而想要从王重阳的手里把这门武功弄到手,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王重阳得到了《九阴真经》,但是他并没有把这门神功传给任何一位弟子,并要求全真教门下,不得习练其中武学,王重阳就连自己的徒子徒孙们都不会传授,更何况是自己这一个非亲非故的外人?
  不过对于如何获得九阴真经,赵轩另有想法,除了王重阳的手上有九阴真经之外,还有两处地方有机会可以得到。
  原著中,在林朝英死后,王重阳进入古墓,得知《玉女心经》的存在,为破心经,王重阳便将破解心经的九阴真经武学刻在其上。故而在古墓派里也能够得到部分九阴真经的心法内容,不过赵轩觉得里面的内容不一定符合自己的需求,毕竟王重阳只是要破解玉女心经,而不是要把九阴真经留在古墓派。
  还有一个人,赵轩确信,他的手中一定有完整的九阴真经,甚至是更加完善的版本,这个人就是九阴真经的创功者,黄裳!
  黄裳此人是先帝在位时后的臣子,奉命修著万寿道藏,后来竟然无师自通,从中自行领悟出来了一身武功,恰巧先帝信奉黄老之学,而宋朝又重文轻武,于是文官出身,又精通道学的黄裳就备受先帝青睐,对其委以重任,派他去镇压江南明教作乱。
  黄裳虽然武功盖世,但是行军打仗与个人武力无关,加上大宋士兵疲弱,将领们贪生怕死,而明教教众在信仰的作用下各个悍不畏死,还有明教护法、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主等高手行刺客之事,导致大宋官兵吃了一路败仗。
  黄裳为了挽回败局,亲自出手,一口气杀了几个护教法王和明教高手。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这些人都有师门长辈,亲朋好友,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古脑儿的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黄裳是文臣出身,曾经高中状元,一身武功也是自己修道藏的时候领悟的,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江湖人士,对于他们口中的江湖规矩更是一问三不知,也从没放在心上,双方驴唇不对马嘴,谁都觉得对方无理搅三分,那些前来助拳的江湖中人受不得气,既然你先不讲规矩,那就别怪我们了!一怒之下,竟然将黄裳的全家老小斩尽杀绝!
  经此一事,黄裳为了复仇,辞官隐居,修炼武功,从此杳无音信,江湖上也渐渐忘记了这个昙花一现的武林怪客,多年后一本九阴真经流传江湖,惊起无数风波后,黄裳的大名才被人提起。
  赵轩有信心,只要他找到黄裳的踪迹,一定能够从他的手上得到九阴真经,江湖中人对于自己的武学传承极为重视,规矩极重,就以少林为例,当年雁门关事件,因为有消息称辽国要派人去偷盗少林绝学,于是玄慈都不核实真假,便带着汪剑通等二十多名武林高手攻击前去伏击,以少林的情报,但凡稍微调查一下,都会认为事有蹊跷,谁大老远的偷东西会带着一家老小?之所以这么着急匆忙,就是害怕万一自家武学被泄露出去,就追悔莫及了。所以宁肯杀错,不肯放过!

和综武:皇帝成长计划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