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吃了有文化的亏(1/2)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
  关中,陈邑,五大夫之家。
  小邑繁茂,人流往来,但皆耕农事,多为一姓之人。
  自商鞅变法,秦国实行二十等军功爵制度。
  变法之后,秦国最重军功。
  这一点,吸引了关东诸国不少的破落贵族和怀才不遇的寒士。
  不过,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最重军功,可军功岂是好得?
  那是需要一戈一刀,亲自拼杀出来的。
  沙场喋血,岂是易与?
  百年来,不知道多少渴望功名富贵的人跨过函谷关,进入关中。
  这其中,有多少人殒命,多少人心怀壮志却以失意告终,又有多少人短暂扬名却最终暗淡收场,早已经计较不清。
  真正能够扎根下来的,少之又少。
  陈氏便是其中之一。
  陈氏本宋国人。
  三十多年前,宋国被齐、楚、魏三国攻灭,陈氏举族迁往关中。
  三十多年来,累军功为五大夫,掌一邑之地。
  这样的军功家族在秦国不算少,但也不算多,是秦军中的中坚力量。
  陈邑是大邑,有甲士三百。
  这三百甲士已经脱离了生产,成为了职业的武装,类似于当年的魏武卒。
  数年前,这三百甲士随着老秦王出征,攻灭西周,迁徙九鼎,立下了大功。
  也因此,陈氏本来可以更进一步,真正成为秦军中的高阶力量。
  可当今的陈氏族长却拒绝了老秦王的封赏,就此从咸阳这等国际大都市回到了陈邑之中,闭关自守。
  不光是咸阳朝堂上的人不明所以,就连陈氏中人,也有很多人不解。
  小楼高阁,暖香袭人。
  与陈邑之中兵甲肃杀的景象不同,小楼之中,格调雅致。
  陈秀捧着竹简,正在看着。
  陈氏宗子,就只有他一个人有这个待遇。
  用老族长的话来说,他们陈氏中人不能只会打打杀杀,也要有读书人啊!
  一个族中,有文化人才有面。
  于是,为了老族长的梦想,陈秀便被选中成为这个倒霉蛋。
  这个差事,基本是没有人愿意干的。
  秦国重军功,秦国的军功家族也重军功。
  因为,一场战事结束后,获得的战利品怎么分配,也是依靠军功。
  大秦男儿,只知耕与战。
  没有粮食,种!
  没有女人和车马,抢!
  抢不过怎么办,回去憋大招,攒兵甲,再回来抢!
  胜则反攻倒算,败则怀恨在心。
  学,学个屁!
  读书,有砍人快乐么?
  没有军功,就没有田地宅院,车马奴婢。
  大秦男儿,就是如此简单和纯粹。
  像是陈秀这个年纪的陈氏中人,许多已经跟随父兄上过战场,杀人舔血了。
  除了少许倒霉蛋一去不回,大多数人都获得了不少好处。
  就拿数年之前灭西周国来说,不少陈氏中人所获甚丰。
  西周的王城毕竟是国际大都市,不是陈邑这样的小城可比的。
  跟随灭周的陈氏子弟也算是吃过见过了。
  灭周之战后,陈邑中年轻人基本是家家有亲事。
  不少和陈秀同龄的少年都娶了妻,有的还不只娶一个。
  陈秀在旁边看着,除了感叹一句万恶的旧社会,就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
  “主子,水来了!”
  一名少女拎着陶罐,走了过来。
  少女也是当年灭周之战后,陈氏的子弟一起带回来的。
  当年的少女又瘦又黑,还失了忆,不明来路,看起来病恹恹的,再加上年岁太小,怕养不活,也因此,没有人愿意养她。

和秦时明月之纵横一世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