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发展(1/2)


  刘国庆本就不是个低调的人,村里第一个盖二层小洋楼,第一台电视机,第一个录像机,第一台摩托车,第一台卡车都是证名。
  只不过像小汽车这么显眼,这么金贵的东西,他之前还从没想过。
  首要原因还是太贵了,办厂子时虽然有钱,但都当流动资金了,不敢乱花。其次,他早就习惯了被人注视,羡慕,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需求。
  直到刘国庆决定继续干工程,才发现小车的重要性。
  三叔被骗后,原本一心想去南方大城市闯荡一番,挣大钱的刘国庆,算是见识到了外面的风险,他的钱可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回来的,可没实力去赔,还是老老实实在当地赚钱放心。
  于是调转过头,再次把目标对准了炼油厂,重操就业,搞起了老本行,继续当包工头。
  之前他虽挂着村建筑公司经理的头衔,但说白了只是个打工的的,最终还是村长说了算,这次他要单干,于是找三叔商量。
  一番操作后,三叔就把村里的建筑资质租给了刘国庆,刘国庆摇身一变,成了私人建筑老板,专包厂里的活儿。
  私人建筑公司自然没有村建筑公司的待遇,需要和别人竞争。在和某个外地老板抢厂里某个工程时,去厂办公楼交预算表,他骑着摩托车连大门都没进去,而那个外地老板只因开个小车,门卫就对他刮目相看,让他进去时,刘国庆才真正意识到,他的名气还不够大,还需要外在物品来抬身份。
  恰好卖了厂子,手里正有钱,于是一咬牙,就把桑塔纳开回来了。
  有了它长脸,果然一切都变了,哪怕去政府办公楼,门卫都会笑眯眯地,弯着腰询问,不敢把你轻看。
  另外这辆车也成了刘国庆和厂里人打交道的社交利器。
  厂里活儿虽多,利润也很可观,但麻烦事也多。最最主要就是人太杂,管理太乱,随便个什么小官都能出来难为一下刘国庆。刘国庆刚接活儿那阵,真是受了不少气,后来多亏了那辆桑塔纳,给他省了很多麻烦。
  先是那些小官儿,见刘国庆这么有实力,再不敢轻易找他麻烦。
  其次那些管事的人,回家探亲,出门办事,都要用车,还想用好车。而当时整个大河镇的好车,除了厂领导的,就数刘国庆的桑塔纳的了。
  厂长的车他们还不敢用,就只能跟刘国庆开口了,一来二去,刘国庆就和他们打下了关系。
  为了维持这种关系,,刚买车那两年,车刘国庆自己都没开多少,天天都被人借走,还是排着队借。
  借还不算,刘国庆还贴油,贴养路费,这还不算什么,很多管事人还不会开车,刘国庆自己不想当司机,就专门养了个司机。
  就是靠着这种付出,刘国庆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成了炼油厂最大的建筑外包商,厂里所有建筑,杂活儿都归了他。
  那几年,刘国庆每年的收入最少都在五十万以上,而他只需年尾的时候向村里交一万多的资质租金就行了。这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
  也是在同一时期,杨树经过认真考虑,决定辞掉炼油厂临时工的工作,转行开饭店。
  之所以做出这么大的决定,除了刘国庆小汽车的刺激外,还跟那一年的政策有很大关系,1994年国家正式实行8小时工作制。
  炼油厂作为国有企业,贯彻国家政策最是积极,所以上面政策一下来,立马所有正式工的工作时间就变成了8小时。
  可这待遇只限正式工,像杨树他们这样的临时工肯定是享受不到了,不但享受不到,正式工干活儿的时间短了,干的活儿就少了,那多出的活儿就要临时工干了。

和野草生又生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