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缘起(1/3)


  1.末班车
  凌晨,志民和舒薇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拉开台灯,只见卧室门被推开,那小子伸出头望着他们,满脸笑颜:名单出来了!
  夫妻二人立即翻身下床,一起拥进儿子的房间。靠墙一张宽大书桌上散乱摆放着空可乐罐、水杯、几本小说、笔记本、纸张和铅笔,只有电脑荧幕散发出盈盈的蓝光,技术大学招生网创新学院20人入围公示名单上致远的姓名赫然在目!太好了,太好了!志民忍不住用力拍了拍致远的肩膀,转过身与舒薇抱在一起欢呼……
  进入高三,学校的动员会、班级墙报的倒计时标语、同学间暗暗较劲的追赶、各科老师愈加变态的考试安排、月考排名剧烈变化和父母关切的眼神,致远隐隐感到高考那令人窒息的压力已扑面而来。
  高二暑期那趟不经意的帝都之行,特别是跟H学长在帝都大学的见面和谈话,致远已暗下决心保底上技术大学,力争帝都大学的高考目标。由于偏科,虽理科突出、文科则一直拖后脚,在年级的综合排名并不理想。考虑到新目标与自己成绩有不少差距,除了默默用力,回到家中却绝口不提。
  高三上学期末,没有获得技术大学自主招生校荐名额,也放弃了本地巴川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致远回来说要自荐,舒薇安慰道:“没关系的,尽力就行”
  因为知道该校自荐通过率极低,没有抱什么希望。1月回家,完全没有想到,自荐竟然通过了!待3月华约联盟考试结果出来,致远淡淡地告知没有进入复试。本省复试分数线140分,差了10几分。担心影响情绪,至此夫妻二人在儿子面前只字不提技术大学。毫无疑问,只剩下高考一条路了……
  高考分数在全省排名600+。除了少数几所顶尖学校,选择余地很大,对此结果夫妻二人非常满意,推荐了几所综合性大学供致远参考。
  去大学招考咨询现场第一次看到了技术大学考后创新学院的登记册,但摊位工作人员告知申请截止时间已过。因为离技术大学提档线差几分,致远感到希望越来越渺茫,回到家大哭一场,开始自行联系学校准备复读。
  直到这时,“技术大学”才真正引起舒薇夫妇的重视,由于致远之前没有告诉他们心仪的学校,二人对技术大学几乎一无所知。此刻,看到儿子眼神如此坚定,准备复读的态度如此坚决。二人一边赶紧上学校官网了解情况,一边打电话到招生组咨询。结合朋友的建议,斟酌再三,在提前批志愿截止日的下午,舒薇决定去找找技术大学在本省的招生负责人,再当面作最后争取。
  一俟决定,志民向单位领导告假,充当车夫司机,一家人飞快赶到招生组下榻的宾馆,敲开负责老师的房门,看他一边点头示意进去,一边戴着蓝牙耳机在房间来回走动回复着学生家长们的各种咨询。待简要道明来意,递上致远的成绩单,表达了迫切想到技术大学就读的强烈意愿。招生组负责人先是推荐可否考虑国防生,致远摇了摇头;负责人接着说如果要填志愿只能冲一冲。三人都不满意这样的结果,坐着没动。负责老师又接了好几个电话,转过来看到一家人期朌的眼神,随口问了句:
  “创新学院你们申请没有?”
  “我们在现场咨询听说已经截止”
  “原定时间是截止了,但因为复试的老师推迟来蓉都,这几天应广大家长要求,我们已申请学校重新打开网上报名通道,不知现在关闭没有?你们可上网看看,如果没关闭就抓紧申请。”
  谢谢!真乃天无绝人之路!
  那时已经是6月24日下午快4点,三人快跑下楼,赶到最近的一处网吧。谢天谢地!平台还未关闭。不好,需上传照片!三人又急忙调头往家里赶,终于在平台关闭前完成了考后创新学院的报名申请。

和川流不息之寒流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