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晨钟(1/5)


  1.守缺
  一夫在单位是位特别的人,上班可以跟上至局领导,下至负责清洁的大姐打成一片,工作接待喝酒也很豪爽,绝不推杯踏假水,然而下了班则基本不与同事来往。约牌、酒局、蹦迪、桌游或垂钓、户外出行统统不参与,久而久之就一人独乐了。
  别看年龄不大,才奔五而已,旁人却感觉他已经过着与世无争的退休生活。
  听单位老同事透露,10年前他跟妻子分手后,终日醉酒,忽一日大彻大悟,说跟人交际没意思,都是利益、都是算计、都是骄情,转而倾心于园艺,成为一名狂热的多肉植物爱好者。
  位于城北19楼朝东的自家阳台上,多年收集栽种的几百盆十二卷多肉母本,成为他心头最爱。
  春秋两季,正是多肉最佳生长季,也是换盆季。他可以一天到晚呆在阳台不下楼,在自己搭建的简易操作台上长时间“工作”,用放大镜一盆一盆鉴赏多肉成株的窗面纹路、整体株型、在日光照射下的颜色变化。用镊子清除外围老叶,用喷壶和洗耳清洁植株表面,不管是晶莹剔透的玉露、还是威武霸气的玉扇、色彩瑰丽的寿锦都似一件件造化的杰作,呈现出富有生命表现力的艺术品。
  十二卷是多肉植物大家庭中的一个小类,并不似景天科、龙舌兰科、仙人掌科那般纯以外形、花卉和颜色引人注目与普及。而以紧凑独特的株型和半透明窗面上千变万化的纹路而让人流连忘返,每株多肉与合适的各式塑料、紫砂盆,火山石、赤玉土、麦饭石等铺面石又可组合成不同审美的个体。
  一夫左右端详植株的状态、植料的干湿、侧芽的大小、花剑是否成熟,以确定是否换盆、分株、杂交打种来繁殖新的植株,并根据长势调整光照强度、颗粒土的配比和浇水的频率……
  从酒店打车来到魔东新区一处高科技农业园区,沿路找了几个温室大棚都空无一人,地上到处散乱堆放着一些育苗盆、植料和已长成中苗的草本花卉,大棚上用于通风降温的风扇也都没有开,在棚里热得心慌。
  难道不是这里?又看了一眼导航上的定位,显示就是这里。一夫抹了抹满头的汗水,正准备遗憾离开。看到有四五名头戴草帽、手拿挖土工具和饮水瓶,像是在附近地里干活的农人正沿着大棚间的狭窄道路从旁边走过去。
  “请问东平园艺的大棚在不在这边?”,有人朝向这边看了看,用手指着一夫背后“绕过那条改造的道路后面的几个大棚就是”,一夫连忙道谢!
  这次被单位派到魔都观摩进出口博览会,正好下午没事,安排了这次期待已久的十二卷(多肉植物的一类)“朝圣”之行。
  看来是新规划的一条道路要横穿园区,已经开挖出近二十米宽的通道。来到大棚边,门口停了一辆看起来颇高档的新能源车,大棚入口的上方确悬挂了一块长方形写有“东平园艺”字样的木牌,背景还是几株仙人掌。一夫马上用手机把带有标识的大棚拍了下来。
  走进去,里面又划分了几个区域,沿通道左边,比较整齐的堆放着几层袋装的各类颗粒植料,大概都是几十斤规格的那种。右侧隔出一个长矩形的全封闭区域,约四五十平米大小,地上摆满了各类十二卷,有玉露、寿、玉扇、万象等母本,还有不少难得一见的十二卷锦。一夫心中一阵狂喜,连忙掏出手机拍起来。看到棚里有两人,穿着得体貌似父子,正一手拿着一盆十二在左右端详,讨论着什么。

和川流不息之寒流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