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最怕人情债(1/2)


  并不是说赵永丽难打交道。
  恰恰相反,反而是因为她对小两口太好,才不好意思张口。
  世间最难还的债是什么债?
  对头。
  人情债!
  话说当年,张泽最难的时候是赵永丽看在兰秀君的面子上,把他安排到了兰秀君所在的项目上过渡一段时间。
  一个项目部三个人力,他两口子加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这配置在整个公司项目里绝对高配。
  兰秀君当时还被项目部一个退休返聘的总经济师处处针对。
  就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护着张泽安全着陆。
  后来等到合适时机,又是她把张泽调回人力资源部负责17年一公司的校园招聘培训,任带班班主任。
  没有赵永丽在中间说和,张泽也不可能全程跟在柴福身边协助校园招聘。
  要知道,校园招聘可是有四个小组,全国各地院校跑。
  谁都想跟着领导跑不是,但这个机会,赵永丽只给了张泽。
  这都是恩情。
  在张泽心中,赵永丽不仅是直接分管的领导,更是知心老大姐。
  这个电话,兰秀君打,不合适。
  只能张泽自己打。
  电话里,一五一十的把个人想法、下一步去处毫无保留给赵永丽道了实情,实在是觉得对不起这位老大姐。
  赵永丽气不打一处来,马上要到年关,你这臭小子这时候给我撂挑子,真是头白眼狼。
  痛斥张泽是白眼狼,这个得认,确实对不起这些年的栽培。
  不然,自己半路入伙,怎么能到这明星项目当人力资源部主任。
  一公司内部每年校招的人力管培生不说大几十,一个巴掌是有的。
  是每年一个巴掌哟。
  就从兰秀君10年入职一公司,这么些年下来储备的人力系统后备干部还是有不少,最起码都比张泽有资格。
  老大姐怎么骂都行,骂张泽不是人,也不为过。
  老大姐就是老大姐,虽说生气,但刀子嘴豆腐心,该放手还是放了手,甚至还跟张泽说考虑跟柴福说说,把兰秀君调到金陵市这个项目来接替张泽的位置。
  这下一家三口最起码还能在一个城市,彼此能照应。
  这恩情,这辈子估计是还不完了。
  其实张泽两口子不知道的是。
  因为离职这事,在一公司总经理这边,柴福也是受批评了的,痛斥他引进的这个人才,就是很典型的失败案例,甚至准备处分兰秀君。
  兰秀君眼下是一公司利润最高项目的人力资源部主任。
  最后还是柴福在中间游说,才不了了之。
  这两个直系领导都是两口子的恩人。
  说通了老领导,松了一口气,两口子就开始盘算。
  地产公司都有淘汰制,哪怕华兴是央企。
  如何长久做下去?
  唯一短板是没在地产公司做过,不知道套路。
  这个没办法补,只能工作中,多做少说、多观察、多琢磨。
  另一个就是租房子,租在哪里合适?
  虽说赵永丽想把兰秀君调到金陵来,但这事张泽肯定不能同意这么干。
  公司的好事都被这两口子占了,别人还怎么活?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和我在地产这些年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