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渭北三原(1/3)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
  夕阳西下,暑热渐散。
  终南山通往长安的路上,‘青牛’‘白马’两匹马骡步伐轻健,骡上的怀玉两人被落日余晖映出长长身影。
  两条狗子前方开路。
  武怀义的脸色有些苍白,精神却还很亢奋,“二郎,看,太乙宫,咱们出来了。”
  他伸手取出一支牛角号,递给怀玉,“用力吹响它。”
  “呜呜呜!”怀玉鼓起腮帮吹响号角。
  看着远处天边的一座破败的建筑,像是个庙又像是个道观,有些不解。
  “我们屯营有人在这接应!”怀义向兄弟解释。
  大地突然震动起来,远处那破败建筑里突然冲出一群骑兵,掀起漫天尘土。
  这群骑兵俱是玄衣黑甲,骑着黑色战马,这便是秦王百战精锐的骑兵选锋玄甲军。
  骑兵转瞬奔至,为首一骑身披耀眼玄黑明光甲,手提一支丈八黑漆马槊,在他身后是百骑玄甲骑兵,人人皆配有玄甲,骑弓马弩漆枪横刀,还有圆盾钢鞭铁斧铜锤,胡禄里插着满满三十支白羽箭,一股该死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吁!”
  为首玄甲骁将勒马停下,身后百骑玄甲军亦整齐划一的勒停战马。
  “左卫勋一府勋卫程处默,奉秦王教前来接应,武百骑何在?”
  武怀义早是强弩之末,一直强撑着口气,看到连秦王府马军都到了,终于松了口气,“北门屯营百骑武怀义见过程勋卫!”
  ······
  从长安西北开远门出发过渭桥,经临皋驿折北而行到泾阳县,再往东北至华池,再往东便是三原县了。
  百余里路。
  渭北平原上,一条深四五十米,宽一二百米的深深河谷挡在面前,武怀玉都挺惊讶关中平原上还有这么深的河谷。
  “到家咧!”怀义骑着匹河套马激动的大喊。#b......r#白渠故道流经渭北七县,三原这段现在引清峪河入白渠故道灌溉,其水发源北部山区,汇合了冶峪水,算的上三原母亲河。
  “咱阿耶当年随陛下入关中后选择留下,三万元从禁军便都安置在这渭北白渠畔七县之地,以渠畔绝户膏腴之地分授,每人分了百亩地,有散官、勋官、职官爵位者又另有永业田授予,三万元从五番驻守北门,直属天子,甚至有特旨父兄残疾老病后可由子弟接替,故咱们元从禁军也被称为父子军。”
  武怀义父亲当初与一批禁军就安置在这清河畔。
  “前面便是联通三原南北的龙桥,咱家就在那。”
  平原上一条深深河谷,一座木桥飞跨两岸,连接南北,而在河桥两岸的河坡上,当年安置于此的禁军在原来隋末战乱废弃的两岸河坡旧村址上,修葺了荒废的旧窑洞,修起了新的龙桥,还建起了土墙圈起了一座全新的龙桥堡。
  “阿兄,咱家有多少地啊?”武怀玉现在也有些适应了新的身份,此时他脱去道袍,换上了一件怀义的缺胯衫,头上的纯阳巾也换成了软脚幞头,腰里系上了秦王李世民赏赐的铜銙蹀躞带,上面还系着李世民赐的那枚金刀子,那其实是把重才一两的交股屈环状鎏金錾花银剪刀,十分精美。
  “咱家地不少,也算是地主了,现在又有秦王殿下恩赐给你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我的官、勋永业田也按最高给授二百亩永业,这是特旨足授,一起三百亩呢。”
  “咱家原来有多少亩?”
  “阿耶安置时足授百亩,二十亩永业,八十亩口分,这也是元从禁军的优待,之后阿耶的官人永业、勋官永业按最高给,也给了二百亩,加起来也是三百亩。”
  原来三百,现在又将分三百,其中还有五百二十亩是永业,这一家子种的了那么多地?
  “轮耕休作,部份......出租,部份自种,农忙的时候也请人。现在又增加三百亩,只能出租,自己实在种不过来了。”怀义实话实说。

和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