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请饮酒(1/2)


  小白低头想着事,一下就撞在来人的身上,抬头一看喜道:“爸!”
  声音不大,但是厨房就好像按下了暂停键,无声无息的就把目光聚焦到了来人身上。
  其人身条适中,国字脸颇有威严之色,笑着揉了揉小白的脑袋,低声道:“快上席吧,帮爸应应客人去。”
  小白回了一句就离开了,他爸迈开大步,杨谚这才看到他居然是拎着酒来的。
  “诸位同志,感谢大家今天为我家出力,我是个粗人,不会说啥好听的话,我敬大家三杯。”人家也不糊弄,杯子不是那小酒盅子,杨谚瞅着这三杯下去怕是得有二两。
  话不能落地上,卢园出面道:“周首长,一杯就行,我们都知道你的心意,不是我驳你面子,今个儿有我们自酿的白酒,怕您现在占了肚子,一会儿喝不够。”
  “卢师傅,您忒客气了。”周首长爽利的把第一杯酒一饮而尽,才继续道:“新人新国新气象,我们都是平等的人,今天大家能来我这帮忙,就是给我面子,区区三杯酒远远不能表达我的心意,鱼和熊掌我都要,酒要敬,一会自酿的白酒我也不能少喝。”
  说罢,又饮了两杯,厨房顿时响起雷鸣的掌声,还有各声各音的保证声。
  “周首长您就瞧好吧。”
  “周首长我们保证出力。”
  “......”
  三杯酒下肚,周首长丝毫不上脸,正肃道:“感谢大家”言罢又敬了个礼。
  众人更加激动,这可是首长在敬礼,连杨谚都倍感血脉喷张,恨不能多多效力。
  周首长毫不拖沓离了厨房,卢园高声道:“拼盘预备,第一道上灶。”
  西餐上菜分什么前菜、餐汤、副菜,中餐对上菜顺序上的规矩对比西餐只大不小,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袁枚,在其著名的《随园食单》上,就曾对上菜程序做过出论述: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需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需用酸甘以提醒之。
  但是由于中国的地方菜系很多,又有多种宴会种类,如著名的燕菜席、海参席、全羊席、全鸭席等,在上菜程序上自然也不会完全相同。
  比如全鸭席的主菜,烤鸭,就不作为头菜上,而是作为最后一道大菜上的,人们称其为“千呼万唤始出来”。
  像是傻柱挂在嘴边的谭家菜,有個燕翅席,因为席上根本没有炒菜,所以在主菜之后上的是烧、扒、蒸、烩一类的菜。
  归根到底还是要根据宴席的类型、特点和需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定,基本按照先冷后热,先菜后点,先咸后甜,先炒后烧,先清淡后肥厚,先优质后一般的原则。
  只是今日不同,卢园和几个大师傅商量了一下,预备把甜口的火焰菠萝咕咾肉作为第一道热菜上,一来怕玩砸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莫雷特,厨子手艺怎么样食客说的算,这是一道创新菜,怕人们吃不惯,所以放在第一道能降低期待感。
  二来火焰菜肴的火就是将酒喷洒在菜品上,然后点火而成,几位师傅都想借此把他们都认可的自酿酒推荐出去。
  这酒可不简单是杨谚在农场种的小麦,放在加工坊里直接产出来的,之前他给自己师父送过一坛子做寿礼,吃过见过的卢园也忍不住夸耀这个酒:醇香秀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

和火红年代享受生活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