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学术生涯模拟器》(1/2)


  此前《独一无二的修仙模拟器》这样一个成本不算很高的游戏却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这使得不少游戏制作商看准了这种趋势,纷纷推出了一大堆模拟类的游戏。
  以至于现在在PlayTradeHub这样一个交易平台上都能看到大量名为“XXXX模拟器”的游戏。
  当然,这类打着模拟器旗号的游戏能够盛行除了是因为游戏制作商跟风蹭热度,也确实是因为这类模拟器的游戏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这类模拟器游戏能满足玩家一些特定想法。
  毕竟现实中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拥有一种生活体验。
  而模拟器类游戏却能提供了一些另类的新奇的体验。
  因此,也不难理解玩家会对一些能够带来独特体验的模拟器游戏产生兴趣。
  当然,前提是得是一些比较正常的模拟器才能让玩家产生兴趣。
  一些奇奇怪怪的模拟器就属实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顾意在PlayTradeHub这样一个交易平台就遇到了几个奇奇怪怪的模拟器类游戏。
  首先是《学术生涯模拟器》。
  玩家在这款游戏中会模拟经过整个学术生涯。
  这一过程包括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进行科研项目,参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指导学生等。
  这个过程倒是没有什么奇怪。
  主要奇怪的地方在于这个游戏也太过于真实了。
  完完全全模拟了学术界的琐碎和繁重:
  在这款游戏中,甚至是读论文,都会遇到诸如“浏览器崩溃”“创意重复”等事件。
  而当有了不错的创意去钻研的时候,还会遇到“半道发现已经有人发表论文”、“想法不通得换思路”之类的障碍。
  是的,没错,在这个《学术生涯模拟器》这个游戏中玩家要发表论文。
  而且玩家发布论文不是一点鼠标就能发布。
  在这款游戏中还引入了审稿人的角色。
  玩家发布论文可能会遇到毙稿或者退回去补数据之类的种种麻烦事情。
  而每一次遭遇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学术之路。
  这款游戏中的学术圈不是象牙塔,而是充满竞争和尔虞我诈。
  玩家想要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遥远,不光是需要学术实力过硬。
  还需要在学术圈中建立人脉,但也要小心不要陷入不必要的竞争和争端。
  玩家不仅要在游戏中攻读学位,还需要为自己的研究项目争取资金。
  这包括编写详细的研究计划、参与项目评审等。
  在游戏中,玩家需要选择参与哪些会议。
  参与学术会议是提高学术声誉的一个途径。
  但参加未做充分准备的学术会议又会让学术声誉下降。
  游戏中还模拟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玩家需要与导师保持良好关系,但也要应对导师的要求和期望。
  甚至于有些要求并不是那么能上台面。
  此外,游戏中还可能出现一些挑战性的科研项目,需要玩家动用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玩家在这款游戏中还需要积累足够的学术成就,争取获得更高的职称和更好的职位。
  这款游戏因为对学术生涯真实细致的模拟,让玩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学术世界之中。

和坏了,真给他亏成首富了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