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货币制度(1/2)


  大明自开国以来,朝廷仅制作了两种货币,一种是宝钞,另一种是年号钱,也就是以年号区分的铜钱,例如:永乐通宝、万历通宝等。
  宝钞在大明后期已经难以通行,年号钱虽然能够通行,但是也仅能满足小额交易的需求。
  在张居正改革之后,朝廷收税中很多税目都是折价成银子来收取,但是朝廷并没有铸造金属货币,市面上的银子成色不一,又十分零碎,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尤其是银子成色的问题,成色好坏难以辨认,若是收税的小吏认定成色不足,便可以让百姓额外缴纳一部分银子进行弥补,从而获利。
  再者,在银子的称量上,也可以做手脚,只要用上特制的秤砣,便可以在称量上捞一笔。
  没有明确的货币制度,在税收上就会造成极大的问题。
  而且如今大明东南各省的手工业已经十分发达,银子的使用也愈发普遍,加之海外大量银子流入,铸造银币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往近了说,朱常洛想要通过货币制度,稳定税收,开拓商税,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储备银钱。往远了说,他想要控制南洋的海上贸易,就必须有货币做支撑。
  等到货币制度完全建立起来,哪怕不动用军队,也可以通过货币,搞金融手段,收割周围的国家。
  ······
  见李汝华依旧紧皱着眉头,朱常洛说到:“李卿,朝廷每年税收几千万两,收税之事本就繁杂,这计量税银更是麻烦,若是能统一使用银币,计价更加方便,户部也能减轻工作量。税收计价明确,地方也更容易收税。此事为何行不得?”
  李汝华沉思了片刻,说到:“陛下,这铸币之事,需要有大量白银,户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此外,若是将银子铸成银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其中损耗不小,若是铸币,朝廷必然要有更大的亏空。”
  “此事朕早有考虑!”
  朱常洛神色淡然,早有准备。
  “铸造银币,并不需要使用十足银,只需确定成色和银币的价值,朝廷不仅可以铸造银币,而且可以在其中获得额外的收入。”
  听到这话,李汝华顿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朝廷铸造不足色的银子,兑换市面上的银子,其中差价便是朝廷的额外收入。
  就像是朝廷用一两银子,铸造出价值二两的银币,这一两银子的差额便是朝廷的额外收入。
  他脸色微变,看着皇帝,说到:“陛下,若是使用不足色的银子,百姓如何会认可朝廷的铸币?朝廷若行此事,定然会天下大乱啊!”
  朱常洛眉头一挑,看着李汝华,说到:“李卿过虑了,朝廷铸造银币,只要按照价值,一比一替换掉市面上的银子,百姓自然会认可,只要百姓手中的钱没有少,天下就乱不起来。”
  货币这东西,看的本就不是自身的价值,只要朝廷强制要求,并且以朝廷的信用背书,不滥发货币,保证币值稳定,百姓就不会乱。
  就相当于,朝廷将百姓手中的银子换成了银币,有多少两银子,换成价值同等的银币,百姓手中的钱没有损失,天下就乱不起来。
  “可是......百姓如何会将手中的银子交出来?”
  李汝华依旧不赞成,他很清楚,涉及到银子的事情,不可能简单,百姓怎么可能轻易将手中的银子交出来。

和穿越明末:皇爷我一心修道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