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到群众中去(1/2)


  不一会儿的功夫,张仲勉三人便从村小学来到大片田地中,看着黄灿灿的小麦和佝偻着在地里收割小麦的农民们。
  “老李,还记得我们在湘省的时候吗?记得我们高兴地参了军,准备轰轰烈烈的闹一场革命,不料班长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百姓们种地、除草。”
  “是啊,那时候我们在家里种田,没想到参了军还是种田,有战友自嘲,白参了军。”
  见到张仲勉和李宏平回忆着往事,许宗成也回想起了自己那时亲密的战友,好像大都牺牲在国军围剿的时候了吧。
  戴县秋收的日子到了,田地里,战士们正帮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收割麦子,他们语气平和,动作十分熟练。
  “孩子,你们是湘省的抗日军队吧。”一位老农妇笑着向身旁的年轻战士问道。
  “是啊,我是湘省人,老婆婆您怎么知道的?”
  “哎呀,你们操着一口熟悉的湘省腔,想不知道都难,我丈夫就是湘省过来的,我都学会了咯。”
  农妇说的是晋省的地方话,语速很快,年轻战士虽然听不准确,但理解了大概的意思。
  “那您说湘省话嘛。”
  “我说,你们几十个孩子啵,要怎么吃饭呐,饿着肚子干活可不行咯。”
  年轻战士是一连的一员,负责深入喻村,一边帮百姓干农活、拉家常,一边宣讲减租减息政策。
  “老婆婆,我们在营地种上了大片大片的白菜,还剩下了几天的军粮,再不济也可以抢鬼子和汉奸们的粮食,放心吧,饿不到,饿不到的。”
  “晋省冬天种不得麦子、玉米,也种不得红薯,只能种大白菜了。”
  农妇听后点了点头,迈着佝偻的步伐,悄悄的把他拉到一旁,在他耳边说道:“孩子,你回头来我家拿三个馍藏到兜里,留着饿急了吃,别忘记撒。”
  年轻战士哪里肯接受,一个劲的摇头,他知道乡亲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老婆婆的日子也不好过,三个馍放到灾荒年,可是救命的馒头啊。
  “老婆婆,我不要,等明年咱们日子好起来了,再给我吧,您先留行吗。”
  “孩子,你就拿着吧,我还要好好感谢共产党和八路军呢,这月的地租减少了将近一半,听说能剩不少粮食撒,这都是你们的功劳。谁不知道田老爷子是啥子人,十里八乡有名的铁公鸡,怎可能主动减租。”
  “老婆婆,你家既没有一亩地也没有财产,欠的比赚的还多,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我呢之前也是受压迫的人,所以咱们都是无产阶级,是亲密的朋友,就是要联合起来,互帮互助。”
  年轻战士不仅仅是一名八路军,还是一名有思想、有远大抱负的八路军,拥有很高的政治思想。
  而政治思想,也是八路军优势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的武器。
  “你说的对孩子,虽然我不晓得什么是无产阶级,但我们穷苦人家要想不被欺负死,就要这样干,不怕死,霸得蛮。”农妇一边低头说着,一边将割下的麦子捆好。
  “婆婆,是这样的啊。”年轻战士目光坚定的说道,他的信仰正在群众中发光发热。
  朝阳升起,时间一点点过去,近千的农民在战士们的帮助下,陆续收割完麦子。

和亮剑:从平型关大捷开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