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震惊四座(1/2)


  围观的百姓。
  陕西学府的学子。
  王源生。
  左邑。
  三水先生。
  陈武强。
  大大小小的耳目。
  郑十方。
  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盯着自信挺立的陈文强。
  乡试大考题。
  乡试的难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大考题更是难上加难。
  可现在。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竟然要当场作答,而且以一炷香的时间作答。
  “这简直就是陕西两省百年以来,最轰动的事情了。”
  “这就是别人的家的孩子吗,乡试,难不成,这个神童已经具备了乡试列甲的学识?”
  “这考的可不仅仅是学识啊,更是对天下太平的理解。”
  “太惊艳了,真的太惊艳了。”
  “也不能这么说吧,还要看答的内容,若不然胡乱写一通,也是作答。”
  “没错没错,还要看答题试卷的内容,若是随便写点答案,那给我我也行啊。”
  围观的百姓震惊的盯着陈文强。
  能够在长安城里面的生活,且从北门走的人,多少还是有点学问的,清楚乡试的题目究竟有多难。
  此时面对陈文强如此自信的行为,那是震惊之余,有惊叹的,也有存疑的。
  但是。
  此时此刻。
  陈文强之名,必将彻响长安城。
  “好家伙,这真的敢作答?”
  “这可不仅仅是三水先生,现场这么多双人,还有各大府邸的探子。”
  “这要是真写出来,那可就是要供陕西两省的人翻阅了。”
  “写的好也就罢了,若是写的不好,那可就是丢人了。”
  陕西学府的学子们也是来了精神,一个个神采奕奕的看向了北门战场。
  此刻整个北门已经彻底堵住,挪不了一点,但堵就堵了,没有人惊扰这场惊世对答。
  “究竟是潜龙升于西北,还是泥鳅过江,却是要拭目以待了。”
  “不过,不亏,这场好戏,没有白来。”
  人群中,王源生轻声细语,并不弱于旁人,同为解元,且还是十六年解元。
  无论是名声还是地位,均要超过郑十方。
  “他娘的,若是此前我是受李家所托,前来给河西豪门镇场子,现在,我倒是真想要收这陈文强为弟子了。”
  “单这一份心境,就远超同龄人了,将来此子必定有一番作为啊。”
  “可惜,这陈家敢叫我这堂堂宣政司参政给抬轿子,这所谋之大,怕是在整个长安城,只有那三位了吧!”
  参政左邑心中呢喃,愣愣出神的盯着陈文强。
  潘自成,绝对是陕西两省本土最有名望的大儒,头上挂着太祖亲自封的‘忠节’的名号。
  罗忠明,陕西两省最大的主政官员,更是大明王朝最年轻的布政使,前途不可揣度。
  许抚远,陕西理学领袖,古董级的大人物,在京师的关系深不可测。
  这三人任何一个都非比寻常。
  “此子,竟要真答?”
  “倒是要看看,能答出什么文章。”
  三水先生也是眉头暗皱,没想到陈文强竟然真的要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作答乡试大题。
  这可无法作弊,得真才实学才行啊。
  本来他前来,就是本着让陈家知难而退的想法,把这种河西悍匪扼杀在摇篮之中。
  没想到,竟然到了这般局面。
  “全靠你了,到了这一步,谁也帮不了你。”

和西陈代明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