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初探秦岭(1/1)


  第十三章:初探秦岭(再潜深潭)
  王无令调整好潜水设备,向缝隙游去。随着他的临近,那岩石突然移动开来,露出一个暗潭的口子,黑暗和吞噬一切的静寂之中,似乎有某种声音在低语。
  许多多和牛犇海紧张地握着安全绳,眼神紧锁着那慢慢开启的岩石门。
  王无令用手电筒照亮前方,冷冷的光束穿过清冽的水流,照射在光滑而湿润的石壁上。他知道,眼前的这条通道,很可能是通向古墓的道路。勇气驱使着他,而直觉告诉他,此路是通往更深奥秘的钥匙。
  他轻轻地浮入暗潭,身后跟着许多多和牛犇海。手电筒的光芒在狭窄的空间中跳跃,水中的浮沉物和空气泡泡在灯光下如同幽灵一样舞动。
  王无令感觉到绳索渐渐绷紧,他做了个手势,示意后方的队伍保持距离。他们穿过了那暗潭,前方豁然开朗,呈现出一处更为宽敞的地下空间。
  空间里的水流异常宁静,水底布满了沉积已久的细沙,他们能看到沙子下覆盖着一些古老的碎片和残留的器物。
  王无令潜至底部,小心地挪开沙层,露出了一些碎裂的陶罐和金属物件,有的已经锈迹斑斑。一切都表明,这里曾是古代人们活动的场所。
  就在这时,许多多通过潜水对讲机激动地告诉王无令:“王哥,这里有不少布满沙土的构造,像是建筑的一部分。看来,我们可能找到了古墓入口!”
  王无令侧耳倾听。一边继续调查着身边的碎片。他的心脏在胸腔中剧烈跳动,而那恐惧和兴奋的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探险家面对未知时最真实的写照。
  “小心,我们可能触发了某种机关。”牛犇海突然注意到了岩壁的某处,有明显的摩擦痕迹,“这说明还有其他通道或门户。”
  他们开始寻找可能的机关和通道,每一个人的动作都显得极为谨慎,生怕触发了不该触碰的秘密。
  时间仿佛在水下缓慢流逝,他们在潭底的探险耗费了大量的氧气,且在心理上也感受到了压力。就在氧气所剩无几之际,王无令感到绳索轻微的拉扯——这是上方给出的信号,表示必须立即回到水面。
  依依不舍地,王无令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开始上浮。他们携带着发现物,沿着绳索,缓缓返回潭面。
  他们的四处探寻并未有大的发现,没有找到开启秘墓的直接通道。他们在深潭的通道里耽搁太久了,以至于没有深入那条暗道的尽头查看。四人上岸后,许多多和公孙婷开启柴油发电机,利用发电机给已经所剩不多的潜水氧气瓶中注入新鲜的压缩空气,为下一次探索做着准备。
  王无令将打捞上来的器物和金属碎片交给雷博士,请雷博士判断一下大概的年代。
  雷博士仔细地检查了这些碎片和器物,手法专业而稳定,他眉宇间的专注透露着对考古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经过一番检查,雷博士抬头,眼神充满了激动但又有一丝疑惑。
  “这些器物的制作风格和材质,非常接近秦朝晚期的工艺。”雷博士的判断让大家心中一震,秦朝,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历史时期。
  “这意味着我们找到的不仅是一处墓地,很可能还是一个重要人物的墓穴。”雷博士继续道。他指了指碎片上的一些纹饰,“看这里,这些纹样,在秦朝只有一定的等级才能使用。”
  许多多笑呵呵地接过话茬:“那不是说,我们可能就找到了某位秦朝大佬的休息地了吗?”他的口气轻松,但深藏的兴奋溢于言表。
  “并非如此简单。”雷博士稍显克制地解释,“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信息还太少,仅靠这些碎片无法肯定具体身份。而且古墓中可能还有陵毁等行为,我们需要更谨慎。另外让我不解的是,这碎片里面还夹杂着其它年带的东西,比如这个是汉代中期的式样,比如这个是唐代的,还甚至有民国时期的。”
  就在团队商量如何进一步行动时,公孙婷忽然提醒大家,注意到的问题。“你们发现没有,我们下去这么久却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水生生物,按理来说,这样水潭中应该有鱼,蛙之类的。”她一直是团队的冷静之声,这一刻也不例外。
  牛犇海去检查剩余的氧气瓶,确保每个人的潜水装备都准备充分。在与秦岭深潭再次潜水接触之前,他们必须做足万全的准备。毕竟,他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历史的深度,更有潜藏的未知风险。
  就在众人为接下来的潜水作准备时,远处的水面忽然发生了微妙的波动,一个阴影掠过水面,隐隐约约间似乎有东西正在接近。
  王无令立即警觉起来,示意大家保持安静,警惕地观察着水面。许多多和牛犇海也各自拿起潜水刀,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
  然而,那波动过后,水面再无异样,一片寂静。但这份莫名的寂静,反而给人更大的压迫感,仿佛是风暴到来的前兆。
  “可能是鱼群经过。”牛犇海试着释放气氛,但没人回应。众人心中明白,因为刚刚公孙婷说在水里除了水草没有看到任何水生生物,他们即将面对的,可能远比鱼群复杂得多。

和幻墓寻踪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