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民师名额(1/3)


  白膏河老街的主街道是一条东西街面,古香古色,店面门楼梁柱早已熏染有一层厚厚的烟火味,向世人宣示着自己的古老。
  在数百年间,白膏河老街一直面临主干道路。曾经的官衙行署部门大多设置在老街街面上。南来北往的商旅客人、贩夫走卒者,其行脚住店也大多选择在交通方便,视野较好,能够观望繁华喧闹的老街。
  老街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的江湖。虽说不如影视中的江湖更江湖,如果细细品味,也能感受到白膏河老街江湖的丰富精彩。
  这里也曾经出现过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朱家四虎剑胆琴心,在谯州地区赫赫有名,令许多奸商和为富不仁者胆战心惊。
  捻军首领张乐行在白膏河老街安营扎寨,对抗淮军多日,血战白膏河两岸。
  三国时期的曹氏家族、夏侯氏家族后来遭到历史迫害,几近散落在整个龙阳郡,改姓换名,在民间行侠仗义,专行人间不平之事。
  此类真实的古事等等,不胜枚举。如今谈起古事,津津乐道,仍然让人血脉喷张。
  天空中飘荡着风筝的声响,各式的风筝,兼带着鸽子般的哨声。那是老街的孩子们肆意地玩耍。
  老街大小店面临街、主干道而设,面积大小不等,自然天成,没有过多的规划,没有统一的格式。这才是老街最好的布设。
  沿着历史足迹一路走来,主干道路由小变大,从窄到宽,从尘土飞扬的土路路基到后来的砂浆路路基,再到后来的柏油路路基,再到水泥路路基。最近几年,又换成柏油路路基。
  老街的路越来越宽,路基越来越坚实,老街曾经的老门店却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了许多。
  老街里那些厚厚的烟火味道越来越淡了。不说外地人过来白膏河老街很难找寻到曾经的记忆,就连白膏河附近的百姓也只能在追忆中感受往日的味道。
  失去了的东西就很难再寻觅回来。寻寻觅觅的结果,也只是覆水难收。找不回来了,失落的感觉有一股酸意,难过,却哭不出来。想哭却哭不出来,只能伤怀。
  变化了,真是变化了。不只是外部环境,还有人心。古朴的老街已经很难容下时代人心的变化。当然,旧有的道德规范也框不住当下的人心不古。
  德高望重者不一定会当上老街的把头。当上老街把头的不一定是公认的德高望重者。德不配位吗?也许吧。
  此时,白膏河集老街的供销社主任简国辉的小女儿简小洁高中毕业,高考落榜,还没有工作安排。这样人家的孩子怎么能不安排一个体面的工作呢,必须要安排,而且必须要安排进体制内。这是必须的。关键是有条件有能力有背景有机会。
  简国辉主任与时任白膏河乡乡长周华兴关系非同一般,整日价吃吃喝喝,兄弟长兄弟短地称呼。这固然可以理解,同是衙门中人,便如同一条绳上的蚂蚱。你中有我,我中便一定有你。
  一天晚上,简国辉主任与一群同系统的朋友同事在红卫饭店喝酒,推杯换盏之间,个个面红耳赤,大声豪气。言语寒暄,彼此之间,都是兄弟,相互之间没有不帮忙的道理。不是桃园三结义,也是瓦岗一炉香嘛。

和白膏河中学差不多的小说推荐